今天我們來講講第三方檢驗中心的發展。說實話我們一直喊著檢驗中心要爆發,獨立第三方檢驗市場呈井噴式發展,其實這個趨勢已經好幾年了。2015年就已經有明顯趨勢,這是一塊很大的蛋糕。
但是未來發展趨勢會有什么樣的挑戰,運作模式應該做什么樣的探索,小編覺得這些應該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2012年,全國約有100家獨立實驗室,主要以金域、艾迪康、迪安的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同時,第三方診斷銷售規模從2006年的1.7億增長到2010年12億。
2012年到今天,不到6年的時間,國家推出了很多行業促進政策,尤其在2008年出臺了醫學檢驗所的基本標準,也就是行業的身份證,由衛生部頒布以后,做這個行業更方便了。
從2010年時占檢驗市場1%的份額到了今天5%的份額,增長是非常迅速的。2012年到今天行業增長放緩,12、13年大約40%,14年大概百分之三十幾。今年行業增長約30%左右。
龍頭金域在這個行業大概30%以上,從今年的銷售額數據來看,金域在24-25億、艾迪康15-16億、迪安診斷從今年總營收來講,在17-18億左右,但是第三方檢驗大概在11億左右。所以這里講的市場份額不是公司的營收,而是第三方檢驗的營收。
這個行業在中國只有20年歷史。在國內未來的發展仍將是非常迅速的,空間也是非常大的。這個行業的發展可能會超乎想象地釋放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在中國還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國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了,每年的增長率大約5%上下。當前獨立實驗室行業在國內年增長大概30%左右,未來五年可能以20%-25%的速度快速增長。
每一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都有一些關鍵的成功因素。之所以國外獨立實驗室做到如此大的規模,是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是商業保險的發展;
第二個是私人診所和基本醫療的普及和覆蓋;
第三個是冷鏈物流的高速發達;
第四個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和獲得認可;
第五個是醫院管理和現代化成本核算;
第六個是社會醫療支出增加和醫保控費導至醫學獨立實驗室的快速發展;
第七個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促進了行業的整合和快速增長。
以上這些要素對我們國家的行業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首先,行業的發展會從四個方面進行:
未來發展趨勢一:“四化”
規模化:如艾迪康等,是通過連鎖規模化的方式進行渠道拓展。
專科化:即基于某一種核心技術進行發展,像華大基因,上海寶藤等,這些公司是向專科化進行發展的。
平臺化:金域檢驗,迪安診斷等,會在規模化的基礎上建立平臺化優勢,例如迪安診斷最近和阿里健康合作,金域檢驗也在進行平臺化的探索。
信息化:例如麥克奧迪,華夏病理,達安臨檢等,是基于信息化進行新的探索,麥克奧迪想做遠程病理診斷,達安臨檢做社區的慢病管理,當然信息化在每家公司都會應用,而這幾家是會基于此發展其核心競爭力的。所以這個行業未來會通過規模化,專科化,平臺化和信息化的競爭力來拓展企業的發展。
未來發展趨勢二:
1、省級中心化實驗室向地市級實驗室下沉發展,先前所有連鎖集團的業務基本上都以省級中心實驗室為主來進行,在每個省的布局都是在省會建立中心實驗室。但從去年開始,如金域檢驗,迪安診斷已經向區域化實驗室、地級城市進行下沉。
2、連鎖集團的實驗室會和某一區域的實驗室并存,現在連鎖實驗室會對全國區域或某一省進行覆蓋,但在某一省、一市,甚至一縣,還會有區域實驗室的存在,例如寧波美康就是一個區域實驗室;江蘇有許多這樣區域實驗室,例如常熟、張家港、太倉等等。
3、綜合大型中心實驗室會和單一專業技術小型實驗室并存,例如金域檢驗、迪安診斷和蘇州科諾。
4、大型民營實驗室和區域中心實驗室并存,例如金域檢驗和醫聯體中心實驗室的并存,寧波病理診斷中心就是典型的醫聯體模式。
5、資本的推動會促進行業的并購、整合,這個行業主要是迪安和達安這兩家是上市公司,迪安最近動作較多,例如與浙江美生合作,與北京執信醫療合作,更多的是整合其業務模式和平臺,迪安現在是在建立“檢驗服務產品銷售健康管理”的生態圈。
未來發展趨勢三:互聯網的發展會促進傳統醫檢產業模式的升級,從現在的B2B走向B2C,O2O的模式。
例如迪安、華大基因和金域都在進行探索,現在大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檢,即自己取材;像酒精耐量測試等,在網上可以買到相應產品。
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國外獨立實驗室會以多種方式切入國內醫療市場,如日本BML已經在上海布局,美國梅奧診所和康圣達合作等等。傳統的單一醫學檢驗外包模式發展為“檢驗”模式,即在傳統檢驗服務外包基礎上,打造更大的生態平臺,增加了托管,共建,集約化采購,信息化輸出,大數據共享的延伸服務,使醫院的粘性更好,即未來醫院與好的實驗室合作后會很難脫離它,所以現在許多小型實驗室在未來都會被大型實驗室所并購,這種情況在國外也是一樣的。
未來發展趨勢四:對于冷鏈物流的構建。
獨立實驗室的一個問題是要及時地把樣本拿回來,所以冷鏈物流的發展會催生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據說迪安診斷在建設自己的冷鏈物流,甚至要獨立發展。國外獨立實驗室的70%樣本是通過第三方物流進行的,但目前國內的實驗室樣本還是需要自己來運輸。
未來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第一是政策,政策近幾年為整個行業帶來許多利好的消息,但因為國家大的政治背景的影響,地方也不能輕舉妄動。所以政策支持在地方落地時會有很多阻礙,地方對國家政策的理解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政策的不確定性會給大型獨立實驗室的發展帶來許多不確定性,雖然大的方向沒有問題,但在執行過程中有許多阻力。
第二是技術會催生整個行業的發展,但中國有很多限制技術發展的政策,中國現在所有的檢測必須在國家衛計委的檢驗檢測目錄中,而目錄總共只有1500項,但是金域等公司已經超出這個數目,這一點中國與美國不同。
第三是規模效應的影響,很多小型實驗室要么尋找新技術,要么打價格戰,價格戰會影響行業的未來發展,尤其是利潤率。
第四是質量,雖然國家支持,但這個行業與其它行業不同,單靠商業模式進行運作是不行的,會出大的問題,很多小的實驗室檢測質量并不突出。在這方面金域檢驗質量做的比較好,當然對應成本也比較高,一方面是探索性創新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為保障質量而犧牲掉了部分利潤。
第五是人才,因為行業發展時間短,沒有培養出太多人才,金域、迪安目前比較重視人才培養,人才是制約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還有幾點會影響到行業的長期發展:
第一,成本控制水平,未來行業價格會降至比較低的水平,醫院很難做到,因為規模化、成本控制、自動化等會將成本降到比較低的水平,像達安,迪安,艾迪康,除了檢驗服務外,還會發展其上游產業,也可以降低成本,這些都是醫院無法做到的,所以醫院未來會慢慢放出這一塊業務。
第二,是否有卓越的運營能力,因為行業發展,醫院需求會越來越多元化,如何能滿足各種檢驗項目的需求并整合各類資源,需要很高的運營管理水平。
第三,市場布局。
第四點是,隨著國家政治、商業文明的進步,醫學獨立實驗室、廠家和醫院的關系會從強關系走向弱關系,不再像過去一樣靠跟某個院長、主任關系好來做業務。
比如最近潤達做集約化采購,顯然不可能通過認識所有的醫院院長和檢驗科主任來達成業務。它必須有卓越運營的能力。從不透明走向相對透明,這是獨立實驗室走向成熟的比如趨勢。
此外,互聯網的發展打通了中間環節,把桌面下的東西擺到桌面上。未來只靠關系是很難的。這個行業到目前為止主要是以拜訪銷售為主,還是比較低級的,都是靠業務員來完成,但由于上面因素的改變,現在已經從拜訪銷售改為招投標,特別是華東地區非常明顯,而且很快在未來一兩年會漫延到全國。
這是一個趨勢。不論迪安、金域、達安都在營銷模式的探索上做了很多動作,以完全改變過去傳統的銷售模式。未來考驗的是平臺和垂直領域的專業服務能力。要么是平臺做得大、做得好,要么是某個細分領域能夠向縱深處突破,具備較強的垂直服務能力。這些就是這個行業發展的一些關鍵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