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柚子、咖啡、花卉、薯片……在科技創新成果展示與轉化應用對接成果展現場,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展位前擺滿了50多種特色農產品,這些都是云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的創新研發成果。
云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牽頭組建,聯合省內相關高校、院所和企業,建設為事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該實驗室以“核心實驗室+功能實驗室+區域實驗室+科創基地+種業基地”為架構,建設聯合高效的種子種業創新平臺;采用首席+首席團隊為創新單元的科研項目組織方式,以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特色優勢種類為重點,兼顧國家層面種業發展需求,搭建作物有利基因挖掘利用、遠緣雜交分子育種等10個技術平臺;主攻水稻、玉米、馬鈴薯等12個特色品種核心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實現云南省育種技術的提升與迭代。
該實驗室辦公室主任陶祥介紹,此次成果展,云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除了展示自主選育的月季、咖啡等品種,還展示了多項創新技術。其中,稻種優異資源挖掘利用創制了全世界供體類型最多、表型變異最豐富的稻屬AA基因組農藝性狀滲入系材料,系統挖掘野生稻控制粒型的新位點44個,定位南方野生稻直立密穗基因3個。小麥雙單倍體(DH)育種新技術發掘利用云南高原特色自然生態優勢,可使任一育種材料1代純合穩定,成倍提高綜合育種效率。2021年以來,該技術已在云南育成審定云麥110、112、114等高產抗病優良品種。
目前,云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已登記或審定新品種14個;獲得甘蔗植物新品種權5個;授權發明專利4項,申請發明專利13項。“云粳37號”“云蔗081609”“云薯109”等5個品種入選2023年云南省農業主推品種;“百合國產種球無土繁育技術”“草莓脫毒種源快速構建與擴繁技術”入選2023年云南省農業主推技術;玉米品種“云甜玉12號”技術成果在示范區推廣應用增產10.2%;甘蔗、馬鈴薯、辣椒、玉米、思茅松等品種及配套技術推廣面積441萬畝,新增產值9.8億元。優質稻“云恢290”應用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節省種子20%,節省化肥40%。500畝樣板實收測產,平均畝產750.18千克,較常年畝產增產1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