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會現場
姜勝耀充分肯定了清華基地試運行期間為生命學科及相關領域科學研究作出的突出貢獻,并對驗收會的召開表示祝賀。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清華基地主任王宏偉匯報了基地的建設及試運行情況。
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軍事科學院、教育部、國家檔案局、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師范大學等17家單位的19名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經現場考察建設情況、查閱資料及質詢討論,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鳳凰工程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設計指標,整體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蛋白質組學與結構生物學平臺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清華基地于2012年-2016年完成設備采購、安裝和調試工作,2017年7月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設備、工藝、財務、檔案單項驗收,2018年9月整體設施順利通過軍事科學院及教育部組織的主管部門聯合驗收。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領先的冷凍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及結構生物學研究平臺,全部儀器已試運行并7天24小時面向校內外開放服務。截至目前,清華基地已為150余個國內外單位提供技術支撐,依托清華基地設施,科研用戶取得了一系列尖端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在《細胞》《自然》《科學》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66篇,獲得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5項,支撐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4項。
位于清華基地的Titan Krios 300KV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
位于清華基地的蛋白質大分子單晶衍射儀
出席驗收會的還有鳳凰工程副總工藝師、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蓬院士,鳳凰工程副總經濟師、清華大學財務處處長郝永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清華基地常務副主任王新泉,清華基地副主任潘勛等,以及清華大學科研院、實驗室與設備處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