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底,儀器信息網就發現部分高校扎堆發布“雙一流”儀器采購大單,并對此進行了跟蹤梳理。截至今年6月,“雙一流”儀器中標金額已達4億元。如今半年過去, “雙一流”中標金額有何變化?又有哪些高校加入采購大軍?儀器廠商下一步應該重點攻克哪些地區?儀器信息網編輯對半年來(2017年6月1日至12月1日)的“雙一流”招中標情況再次進行了統計,以饗讀者。
半年中標1.6億元 山東高校扛大旗
儀器相關“雙一流”中標項目列表(6月1日至12月1日)
6月1日以來,中國政府采購網上公布的儀器相關“雙一流”中標項目達46個,中標金額攀升至16251.344萬元。相比上半年“中標19個、金額8110.68萬元”的表現,增長明顯。截至目前,“雙一流”儀器中標金額逼近6億元,經過上半年的緩沖蟄伏,高校“雙一流”采購大潮已強勢來襲。
上次盤點時,儀器信息網編輯曾表示河北高校是“雙一流”采購主力,山東大軍為后起之秀。半年過去,山東高校儼然扛起了采購大旗,而寧夏大學也加入戰局。
46個中標項目中,來自山東的采購大單就占半數,達25項。其中,青島大學可謂絕對主力,僅其一家的中標金額就達8286.57萬元,這一數字相當于上半年中標金額總和!青島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僅次之。寧夏方面,寧夏大學一家獨攬9個項目,中標金額為1456.81萬元。從河北到山東,再到寧夏、甘肅、新疆,“雙一流”儀器招標已呈現從“沿海到內陸”的趨勢,但還多集中在北方地區,南方高校何時開始大規模儀器采購,尤未可知。
“青島大學2016年雙一流建設項目公開招標1”中標情況
下半年的“雙一流”采購,儀器種類依舊分布廣泛,涵蓋了從化學分析儀器到物性測試儀器、從光學儀器到前處理設備的多種類別。但值得關注的是,中標供應商以代理商居多,這一點山東高校尤其明顯。看來在“雙一流”儀器采購環節中,廠商若想叩開高校“門扉”,代理商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年末仍有大單待揭曉 各大高校預算幾何?
進入12月,中國政府采購網上的“雙一流”招標項目還在不斷更新中,涉及儀器采購的高校有內蒙古農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總預算3388.84萬元。當然,這只是2017年末的部分訂單。
據儀器信息網編輯了解,“十三五”江蘇將投85億建設“雙一流”高校,哈工大也獲20億元資金支持。安徽大學、重慶大學等也將投入大筆資金,用于“雙一流”建設及儀器采購。儀器信息網將持續跟蹤相關報道,為您帶來更多大單信息。
12月儀器相關“雙一流”招標項目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