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質譜分析系統用戶清華大學施一公課題組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3.8 A Structure of the U4/U6.U5 tri-snRNP: Insights into Spliceosome Assembly and Catalysis 的研究論文。報道了釀酒酵母剪接體組裝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復合物U4/U6.U5 tri-snRNP高達3.8埃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剪接體的組裝機制,為進一步理解剪接體的激活及前體信使RNA(pre-mRNA)剪接反應的催化機制提供了重要分子基礎。上海設施質譜分析系統負責人黃超蘭和她的團隊成員黃敏參與了此項課題的研究,同時也是這篇論文的作者。
該研究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進行蛋白復合物三維結構解析。該文章為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與上海設施質譜分析系統的第二篇有關剪接體的合作論文。利用高分辨質譜技術對剪接體復合物的成分進行了準確鑒定,并利用交聯質譜技術對剪接體復合物組成蛋白的分子間相互作用進行分析。質譜數據為蛋白復合物的結構搭建提供分子基礎,更為釀酒酵母剪接體結構搭建提供了除冷凍電鏡之外的最直接有效的證據。
自上海設施試運行以來,質譜分析系統陸續為全國及其它國家超過100個用戶的200余個課題提供技術服務,參與的用戶合作課題已經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Molecular cell,PNAS 等國際期刊上發表了 10 余篇文章,為多領域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質譜分析系統現在正全面運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