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多數乳腺癌可治愈,但有20%左右的病例會復發。日前,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乳腺癌組織的基因檢測,揭示了乳腺癌復發的遺傳差異性。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復發病例有不同的基因圖譜,并建議研制靶向乳腺癌復發驅動基因的藥物。
該研究由英國劍橋大學Wellcome Trust Sanger 研究所臨床腫瘤學家Lucy Yates博士引領,Yates博士說:“我們的研究揭示了復發性腫瘤與非復發性腫瘤的驅動差異,該差異可能與乳腺癌復發有關。”
本研究給存在乳腺癌復發風險的患者帶來新希望。此外,根據新發現的乳腺癌復發驅動基因研制靶向藥物,被診斷為高風險復發的患者可采用此類藥物來預防疾病復發。該研究結果將在2015年的歐洲癌癥大會(ECC)公布,但具體數據已在ECC新聞發布會上公布。
該研究比較了836個患者乳腺組織的基因組成,其中161名患者被確診復發或轉移。研究人員表示無論從復發乳腺癌樣本數量角度還是從基因測序的廣度,該研究是目前最大且最全面的研究,其關注與乳腺癌有關的365個基因。
研究人員進行了驅動突變大搜索,并根據已有的數據對每個突變進行變異注釋。使用Fisher精確檢驗法來比較每個復發病例的驅動基因,并使用Benjamini–Hochberg來校正多重檢測。對66個樣本進行了多重檢測,這些樣本包括所有的局部或遠處復發性樣本以及21例原發腫瘤樣本。
Yates博士表示,與非復發性乳腺癌相比,復發性乳腺癌的驅動基因突變較少見。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發現的差異反應了導致乳腺癌復發的遺傳差異。
來自紐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癥中心的Jorge Reis-Filho博士說,這項研究強調了原發性乳腺癌與復發性及轉移性乳腺癌的遺傳突變差異,為治療決策提供新思路。然而,Reis-Filho博士提醒說,不同患者不同轉移部位的突變差異程度還有待確定。我們仍需要探討是否可以借此分析單個或多個轉移部位。
瑞典哥德堡薩霍琳斯加大學附屬醫院(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in Gothenburg Sweden),歐洲癌癥組織科學執行官Peter Naredi博士說,該研究對精準醫療非常重要,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事實——我們應該將癌癥復發當一種新事物來看待,并謹慎選擇正確的方法治療復發性腫瘤。
乳腺癌中的JAK抑制劑
研究人員發現在癌癥復發晚期的復發性/轉移性乳腺樣本中,基因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在早期樣本中并未發現。在后期突變中,研究人員發現了JAK2 和 STAT3兩個基因抑制腫瘤活性的有力證據,這兩個基因有相同的信號通路。
Yates博士說,在一些乳腺癌病例中,信號通路的中斷有利于癌癥患者的生存。有趣的是,在一些癌癥中JAK2基因的過度表達驅動腫瘤的惡化而不是抑制其活性。JAK酶(JAK1與JAK2)參與血液調節和免疫調節,這些酶的異常調節被認為是骨髓纖維變性的驅動者。第一個JAK抑制劑ruxolitinib(絡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劑)于2011年獲批用于治療骨髓纖維化。
Yates博士及其同事注意到,增強JAK-STAT信號在乳腺癌干細胞的發展和癌細胞的存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臨床證據似乎表明抑制該基因的表達對治療有利。這些研究發現將JAK抑制劑帶到臨床試驗并促進乳腺癌的臨床發展。然而,Yates博士表示,在本次研究表明,在一個癌癥團體中,抑制這個通路可能會有相反的結果,這需要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