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曲松楠所在的科研團隊實現了碳納米粒子所發藍光和綠光的調控,首次實現了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的光泵浦激光。這個發現將直接影響碳納米粒子的應用領域及應用前景。
其實,近年來對于碳納米點發光機理存在很大爭議,主要圍繞著是本征發光還是表面缺陷發光。表面缺陷發光,意味著發光特性很難掌控,發光過程為能量耗散過程,不利于高性能光電器件及激光器件的制備。
此前,碳納米粒子被證實可在藍光波段實現本征發光,并已實現藍光波段激光,但截至目前,還沒有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實現本征發光和激光的報道。
“本征發光是碳納米粒子形成激光的前提,碳納米粒子發光帶系可調控意味著碳納米粒子還可以在其他波段實現激光?!鼻砷f。
在此之前,因為不清楚碳納米粒子的發光機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種納米粒子相比宏觀碳,具有非常奇特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并且認為其發光是缺陷發光,尤其在綠光波段比較難于實現激光。而曲松楠科研團隊的研究不僅證實了碳納米粒子在綠光波段的發光為本征發光,還在綠光波段實現碳納米粒子光泵浦激光。這個發現將直接影響碳納米粒子的應用領域及應用前景。
2012年,曲松楠所在的團隊發現,利用碳納米粒子激發波長依賴的特性,與有機染料配合,在生物制品上可構筑具有信息加密的圖形,這可以應用于信息存儲和信息加密中。這些獨特的性質使碳納米點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成為可能。
曲松楠所在的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里,有幾位年輕人也一起加入了這項研究。“國內外水平相當,幾乎在同一起跑線上。前期我們的研究一直比較順利,但接下來科研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睂τ谖磥?,他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