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食品和環保等行業的不斷發展,檢驗檢測行業也變得更加興盛。據統計,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現已覆蓋建筑工程、環保、衛生、農業、質檢、食品、藥品、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航空、國防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目前,在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市場和發展前景,尤其是民辦校驗檢測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ACCSI2018“檢驗檢測產業峰會”上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6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33235家,較2015年增長了6.4%,實現營業收入2065.11億元,向社會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56億份,平均每天檢驗檢測行業對社會出具近10萬份報告,擁有各類儀器設備526.6萬套,全部儀器設備資產原值2597.63億元。不管是檢驗檢測企業數量、檢驗報告還是儀器設備都在不斷地增加。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總數量還會有所增加,營業收入總量也還會持續增長,每年至少有10%的市場增長率。預計到2022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上海作為中國前沿城市的代表,在檢驗檢測服務產業這塊得到了快速發展。據數據顯示,上海檢驗檢測服務企業已有889家,營業收入達到195.8億元。
為了加快上海檢驗檢測服務產業發展,上海打造形成“3+X”的檢驗檢測服務產業,“3”指的是浦東新區、靜安區和徐匯區。“X”指的是閔行區、松江區和奉賢區。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海市檢驗檢測服務產業“3+X”空間布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企業數量分布來看,浦東新區以156家位居第一,占上海市檢驗檢測服務企業數量的17.5%,其次是閔行區82家,徐匯區71家。可以看出,上海檢驗檢測服務企業分布相對集中,其中超過50家的企業有9個行政區。而最少的黃浦區和長寧區也分別有25家。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營收占比來看,徐匯區反超浦東新區位于第一,占上海市檢驗檢測服務營收的19.3%,浦東新區占比為17.7%,靜安區占比為14.4%。從行政區企業實力來看,徐匯區企業實力最強。前三營收占總營收的51.1%,企業競爭度進一步提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已有知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入駐浦東
大型跨國知名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如天祥(英國)、埃比埃斯(美國)、澳實(澳大利亞)、艾普拉斯(西班牙)等都在浦東設立了分公司和實驗室;國內檢測行業首家民營上市公司華測也已在浦東設立分支機構。
目前,浦東檢驗檢測認證產業的服務范圍已經輻射整個長三角乃至全國,可以提供涵蓋質量、健康、安全、環境及社會責任評估等多個領域的檢測認證服務,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為服務科創中心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2018年6月20日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明確,國家認監委與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將致力于整合優化扶持政策,加大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財政投入力度,探索建立檢驗檢測認證發展扶持獎勵基金,發揮公共資金對社會資金投入的引導效應。
雙方將服務科創中心建設,引導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落戶張江科學城,共享和整合檢驗檢測行業資源;依托擬建設的上海臨港檢驗檢測科技產業園,為上海臨港高端智能制造的產品研發和自主創新提供技術服務平臺,與企業實現檢測設備、試驗場地、檢驗技術等資源的共享共用。以技術交易為核心,以檢驗檢測服務為技術支撐,重點導入檢驗檢測企業,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打造具有市場活力的檢驗檢測產業集聚區。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上海檢驗檢測服務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