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上海和香港積極搭建“雙創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2015年底,上海科技創業中心與香港科技園簽署《滬港眾創空間合作協議》,拉開了滬港眾創空間建設合作的序幕。2016年7月,科技部“內地與香港合作眾創空間”在上海掛牌。香港理工大學等機構與楊創、同濟等上海孵化器開展“點對點”合作,每年面向青年創業者開展滬港創業訓練營活動。今年,“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設立了“滬港創業專題賽”,為兩地創業者的資源對接、市場拓展提供條件,并對落地上海的雙創項目予以資金和政策支持。

今年8月舉行的第四次滬港合作會議上,滬港高層達成共識,致力于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加務實的合作。為落實會議精神,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國慶與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會長姚祖輝今天簽署了《關于加強滬港創新科技合作交流的協議》。協議內容包括:鼓勵和支持滬港兩地的高校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學研究項目、共建聯合實驗室,申請大科學設施相關重點課題;鼓勵和支持在滬香港科技機構和科技企業參與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引導在滬港資科技企業或科技創業團隊運用“科技創新券”等優惠政策,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鼓勵和支持香港科技人才及學生在上海創新創業,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推動兩地創業孵化機構、科技服務機構開展滬港兩地創新創業政策的宣講。依托上海科技創業中心“內地與香港眾創空間”,為香港創新創業人才與團隊提供創業實習基地,開展創業培訓;定期共同舉辦“滬港青年科技創新論壇”,推動兩地科技企業和科技青年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開展滬港科技企業相關政策課題研究等。

中科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謝作偉在論壇上表示,青年是滬港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力量,要為兩地青年搭建交流平臺。他為滬港科技創新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實現科研基金互通;二是進一步促進兩地人才流動;三是消除兩地知識轉移壁壘,提高知識轉移效率,建立完善的交流機制。
目前,滬港合作重點聚焦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裝備等領域,共同支持雙方科研人員聯合開展創新活動。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成立了“促進中藥全球化聯合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與香港大學共建了“精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近年來,累計有23項滬港科技合作項目被列為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港澳臺科技合作專項”,得到重點扶持,資金投入累計達137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