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基地的醫藥企業科研人員在做試劑檢驗。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一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上,中山獲批建設的國家級中德(中山)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揭牌。這個占地7000余畝的新園區,承載著中山搶占全球健康產業價值鏈高端的期許。
產值近年來以近30%的年增幅快速發展、今年或將突破800億元……在“健康中國”計劃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作為中山支柱產業之一,健康醫藥產業正步入全新的發展期。從發力基因檢測造百億元集群,到上市公司攜手拓大數據應用,再到專注歐美對接國際創新資源,中山健康醫藥產業的破千億路線圖正日漸清晰。
深挖藍海
搶灘全產業鏈基因檢測
試管嬰兒技術圓了很多家庭的幸福夢,但外部環境干擾卻容易讓體外受孕的胚胎出現染色體異常。這種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在受孕時很難被發現,往往需要在植入人體后培育一定時間才能觀察出來。
“如果能在早期體外胚胎階段就進行基因染色體檢測,分析出試管嬰兒的胚胎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等問題,并從中篩選出優質的胚胎,那么整體成功率也能得到提升。”為了實現這一想法,海歸博士鄧杏飛與楊呈勇創辦的騰飛基因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實現早期體外胚胎階段基因染色體檢測,更在前不久獲得國家人社部的2016年度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和生物醫學分析的快速發展,中山市也在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基因檢測“聯盟”。目前在中山市火炬區的國家健康基地內,已經集聚了騰飛基因、拓普基因、康源基因、百慧基因等6家同類型企業,涵蓋基因檢測芯片的研發、檢驗試劑盒生產、基因臨床檢測應用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基因檢測發展產業鏈條,不少企業更擁有領先的研發技術。
展望未來,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中山健康醫藥千億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7月份剛開業的百慧基因,是由德籍科學家于浩洋博士一手創建。目前公司擁有10萬級的體外診斷試劑生產車間,10萬級的pcr試劑生產車間,萬級的免疫治療制劑生產車間和微流控液滴數字化pcr儀生產車間。該項目一期投資1億元,在中山建立全球醫學研發中心,為該公司開展醫學臨床基因診斷提供技術支撐和醫學領域的資質證明。未來,中山市火炬區將借助這一批精準醫療相關企業,搭建基因測序診斷技術產業化平臺等細分領域特色服務平臺。同時在醫療器械領域,聚焦基因與分子診斷試劑等相關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基因檢測是我們園區非常看重的一個前沿科技領域,對于我們來講未來是一片廣闊的藍海。據我們了解,目前國內一些制藥企業未來5—10年的增長也放在相關領域的精準醫學上。”健康基地副總經理吳琰光透露,健康基地希望通過三年的時間,形成包括基因檢測和關聯制藥企業在內的全產業鏈基因檢測,并不斷完善精準醫療的產業鏈,實現超過100億元產業集群規模。
變革模式
上市公司攜手開拓大數據應用
在上一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簽訂三方協議《互聯網健康科技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促進中山健康醫藥服務業向數字化、智能化、互聯共享方向發展。
近一年里,健康基地已促成北大未名生物集團收購海濟生物、北京四海華辰科技公司與中山五桂山小學合作打造學生人體成分檢測與天然膳食營養分析示范工程、園區企業徠康公司與北京醫養康合作構建海淀區智慧社區“醫養結合”養老助殘服務體系、博奧頤和健康公司與中山生物工程公司合作研發診斷試劑等系列“互聯網健康科技”合作。
樂心醫療的健康運動大數據、長寶科技的物聯健康大數據、愛科數字老年健康管理大數據……深入拓展大數據應用,正成為中山健康醫藥產業沖刺千億產值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在火炬區,部分上市企業已經先行布局。中山也將以上市公司為依托,集聚一批大數據應用服務的新型企業。
“醫院已經有很豐富的醫療數據,但我們通過自身的智能硬件產品收集的,是個人平時健康運動的數據。這些日常數據結合醫院的醫療數據、環境數據等,將可以產生出個體的健康干預方案,實現針對性、個性化的精準醫療。”樂心醫療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潘偉潮表示,目前樂心醫療已經開始進行數據收集,未來也會進一步挖掘大數據的應用。
目前正在建設的“火炬大數據中心”,也將重點放在健康醫療、工業數據、社會治理等方面,打造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及相關產業數據采集、脫敏、存儲、分析及應用為一體的服務型平臺。“醫療健康和大數據是個天然的結合,我們非常看好中山市在這方面的發展,也希望把自身在北京的醫療健康大數據資源,跟中山的健康醫藥產業進行結合。”英諾創新空間創始人、清華校友互聯網與新媒體協會秘書長鄧永強說。
對接全球
靶向招商搶占產業鏈高端
在第十一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上,中德(中山)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揭牌。這個7000余畝的新園區,未來將為中山市的健康產業開啟新的國際化布局,搶占全球健康產業價值鏈高端。
在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區黨工委書記、翠亨新區黨工委書記侯奕斌看來,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加強藥品監管、創新藥品審評機制改革的舉措,中國醫藥企業國際化拓展與國際合作意愿日趨強烈,加上“健康中國”計劃實施帶來的產業黃金發展時期,經濟新常態下中國醫藥行業經受國際接軌、創新驅動、規范監管等一系列改革陣痛后,將迎來新的發展生機,這也為中山市的健康醫藥產業對接全球帶來了新的機遇。
沖刺千億版圖,中山健康醫藥產業如何更精準地布局全球?
事實上,近年來中山一直在積極摸索健康醫藥產業國際合作機制,引導企業參與全球健康產業分工,并與瑞士巴塞爾、瑞典馬爾默科技園等國際健康產業集聚區建立溝通與合作機制。“目前火炬區已經在瑞士設立了派出機構,搭建中山與瑞士間生物醫藥的項目引進、科技合作、成果轉移等的合作橋梁。未來火炬區也將借助中德生物醫藥產業園、中瑞工業園等國際合作產業園,力爭打造3到5項國家醫藥工業重點支持的重大創新藥產品。”侯奕斌說。
除了加強與德國、瑞士的合作,美國也將是中山健康引進健康生物領域創新創業項目的重點區域。
“在全球的健康醫藥產業上,美國是一個創新技術、項目的重要集聚地,也是中山靶向招商的重點區域。”中山市商務局副局長謝力坦言,中山之前較多的是在歐洲引進生物醫藥項目,美國相對較少。未來中山市將進一步挖掘美國的優質健康醫藥項目,同時提高中山在歐美兩地的招商力度。上周,中山就借助美國生物制藥科技領域華裔專業人士的大型非營利組織——“美中生物醫學和制藥專業協會”的資源,吸引了26個項目到中山參加2016中山海外生命健康創新創業大賽,并計劃吸引這些主要來自美國的項目落戶中山創業。
“當前,美國在生物醫藥及產業化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世界上近半生物醫藥公司和生物醫藥專利,生物醫藥產品銷售額占全球生物醫藥產品市場90%以上。但是國內市場遠比美國大,所以生物醫藥項目回國創業,是近年來一個整體的趨勢。”來自美國圣地亞哥、SABPA理事的劉陽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