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一項最新報告,2014年全球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市場為12.674億美元,預計2022年該市場將達到29億美元。
半導體行業的快速增長提升了顯微鏡在印刷、涂料、失效分析和元素檢測方面應用的需求。而且顯微鏡在微型晶體管芯片和量子點等半導體行業的應用有望推動市場增長。納米技術領域研究不斷增長的需求需要技術先進、高分辨率的顯微鏡,再加上政府對研發創新的資金支持,都將推動該市場的增長。
由于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斷增加,相關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R&D經費和對數碼顯微鏡的需求也在增加,預計到2022年,掃描電鏡在制藥領域中的應用有望占到30%的市場份額; 表面觀察、膜厚度分析、涂料分析等應用需求也將推動該市場的增長,預計掃描電鏡在汽車行業中應用的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11.0%。
由于世界級掃描電子顯微鏡制造商的出現以及掃描電鏡在元素分析和成像領域的使用越來越多,到2022年,亞太地區市場份額將超過35.0%;先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研究領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將推動拉丁美洲市場的增長,預計復合年增長率為11.6%。
此外,政府大力的資金支持也將加速制藥、半導體和汽車等行業的研發進程。
這個市場的一些主要廠商包括Bruker、Danish Micro Engineering、FEI、Hitachi、JEOL、Leica、Nanoscience Instruments、Nikon、Olympus、Tescan Orsay Holding 、Carl Zeis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