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不開搜索。互聯網時代,Google提供了一種便捷的信息檢索服務,它已經無縫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不過互聯網的搜索只是提供了一種標簽化的信息檢索方式,如果我們能檢索自然界的物體,并能對其安全、功能進行甄別,則是件非常有想象力的嘗試。
光譜是物的“指紋”。當我們捕捉到它,并在“指紋庫”中進行比對時,就可以實現物的搜索。除了去年發布的百度筷搜和將于下半年發貨的SCIO,同為智能光譜儀的“小光”看起來更小。
小光的體積和一個充電寶相近,看起來更像是個微型鼠標。

當它捕捉到光譜數據后,借助光譜數據庫SpecServer和經過主成分分解、模式識別和多元校正等一系列處理后,就可以完成對物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之后結果將會推送至App,展示出物質的綜合數據。
在各類高端光譜儀已成為實驗室和檢測中心必備的今天,捕捉光譜特征并不難,但是建立光譜的“指紋庫”卻并非易事。僅僅依靠實驗室的測試還不足以完成數據積累,辦法之一便是將光譜探測民用化、智能化。
目前小光開放的功能是檢測牛奶的安全性和水果的甜度。

針對這兩個功能,小光希望能為父母快速檢測奶粉的安全性。當然,如果你血糖過高,吃水果也不會像之前那么“小心翼翼”了。在吃前拿小光一測,水果的甜度數據就出來了。
除了提供檢測結果,小光還將提供專業的健康建議,并希望在后期搭建一個社區平臺。
截至目前,牛奶和水果檢測只是開始。小光的產品計劃是在未來三年中每隔3~6個月便會開放一批新的測試功能,通過App升級給現有用戶。
最近,小光將登陸京東眾籌,正式版的產品也將在年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