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總裁:食品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于26日在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倡議中國主題日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超過3.4萬家,食品從業人員700多萬,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9萬億元。
調查顯示,食品工業雖然高速發展,但許多問題仍十分突出,全國有七成的消費者極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說,食品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能不能把食品安全作為生命線,把品牌價值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是考驗食品企業的根基所在。
于旭波:民以食為天,如果我們吃的不好,還有什么心情去工作?食品這個產業如果好比一個大樓,食品安全就是地基,沒有好的地基這個樓是建不起來的。中糧集團的全產業鏈就是希望能打造一個系統,真正把控好從田間到餐桌每一個關鍵環節,能夠保證給消費者提供一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
主要來自歐洲的國際性食品零售商2000年5月提出了“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目前已逐步擴展到全球范圍。全球食品安全倡議組織(GFSI)以食品安全為原則,主要目標在于加強全球食品安全,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這個組織主要成員包括可口可樂、雀巢、達能、家樂福、麥當勞、沃爾瑪、中糧等。
食品安全分析儀器潛在市場達7450億
如何在食品產業鏈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全管理流程里提供技術檢測,這考驗著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的水平。目前,一批中外名牌企業在這一領域正展現出最新研發成果。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突破9萬億元,僅次于石化工業位居第二,而農藥、化肥、飼料、食品添加劑等與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產值就超過了1萬億元。目前,我國擁有各級農產品檢驗檢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產品質檢所(站)等監測機構達2.3萬多個,食品加工企業達到40多萬家。據此推算,我國僅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即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
為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技術,諸多企業正在不遺余力地努力。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雀巢公司;世界最大的私人雇主和連鎖零售商、連續3年蟬聯全球500強企業首位的沃爾瑪;灌包裝生產線技術享譽全球,全世界每4個灌裝瓶中就有1個來自它的設備包裝龍頭企業——德國克朗斯;《財富》世界500強、全國最大的食用油、葡萄酒、面粉和啤酒麥芽生產企業——中糧集團;中國最大、全球第5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娃哈哈;世界上最大的鴨加工企業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華英集團;中華老字號云集、名牌產品薈萃的大型國有企業、北京食品行業的“排頭兵”——北京二商集團;集產品研發、果蔬基地、食品生產、包裝制造、物流配送和國際、國內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現代化食品企業,名列全國柑橘罐頭行業第一位的湖南熙可等。
擁有自主品牌的食品安全設備正贏得廣大客戶的青睞,其業務領域涵蓋:藥物殘留檢測和食品檢測,重金屬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食品質量、營養成分組成檢測,轉基因食品檢測,形態分析,物理/化學分析等儀器設備,食品生產加工機械設備,成套食品生產線,輔助生產設備和包裝材料;食品物聯網、追溯系統設備等。
國家重視食品安全 檢測儀器或收益
食品安全問題是近幾年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許多消費者對監管部門產生了質疑,對現有食品安全標準也產生了一些意見。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將深挖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潛規則”,并建立風險隱患清單。將于今年年底完成食品安全標準的梳理和制定,食品的農藥殘留、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等將受到關注。同時,這一政策也提供了契機,預期國產食品安全檢測儀器或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近年來,由于農藥、獸藥等禁用、濫用及環境污染而導致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不斷增多,需要檢測的項目和要求也越來越多越高,尤其一些新污染源的不斷出現,對檢測技術和儀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國際上許多頗有成就的大型檢測機構在食品檢測領域都有所作為,很多科學儀器供應商更是認準發展趨勢,爭相搶占這一市場,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熱門。
食品中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問題一直是政府和公眾非常關注的問題,為了防止對人畜的危害,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作為主要的控制項目,列為必檢指標,我國就有10種化學農藥列為優先檢測,近年已公布實施了8個農藥多殘留檢測的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