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刮起一股基因檢測風
正是在聽聞了朱莉通過基因檢測切除雙側乳腺的消息以后,來自義烏市的五姐妹和她們的女兒們,來到了浙醫婦院,請這里的醫生幫她們做一項特殊的檢查,檢查自己的體內是否帶有這種“BRCA1缺陷基因”。
這五姐妹中,除老大和老三之外,其余3位都先后被確診乳腺癌,最小的妹妹今年40歲,還被查出有卵巢病變切除了卵巢。五姐妹中有三個姐妹生育的孩子中有女兒,她們一直擔心孩子和孩子的下一代也會患乳腺癌,想通過基因檢測檢查是否攜帶有這種BRCA1缺陷基因,是否能夠在生育時就進行阻斷,阻斷它們遺傳給下一代。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見惡性腫瘤。BRCA1、BRCA2是兩種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的基因,BRCA1位于第17號染色體上,BRCA2位于第13號染色體上。它們都具有抑制惡性腫瘤發生的功能,因而被稱為“抑癌基因”。但是,“如果BRCA1/2基因發生突變,那么它的抑制腫瘤發生的功能就會受影響。”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外科主任陳益定解釋,現有研究發現,約有5%至10%的乳腺癌和10%至15%的卵巢癌由BRCA1、BRCA2基因的突變引起,“因此BRCA1/2基因的突變,使得婦科腫瘤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還有這樣一組數據:BRCA1/2突變在遺傳性乳腺癌患者中占比40%至45%,而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發家族中,80%的患者存在BRCA1/2基因突變。BRCA1突變攜帶者患乳腺癌的幾率大于80%,患卵巢癌的幾率則為54%;BRCA2突變攜帶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是45%和11%……
醫療設備行業借此發展壯大
2013年是藥品招標大年,器械行業相對規避了政策的風險(少數需要招標的耗材除外),該券商仍然看好行業中不受政策影響的特色企業。實際上,除了對政策“免疫”之外,醫療器械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快速擴容的新興市場。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已經達到1565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的顯著提升,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增速將高于藥品行業。發達國家器械與制藥的產值比約為1:1,而我國器械收入約占藥品市場規模的10%,未來市場的擴容可想而知。
為鼓勵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今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布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和《關于簡化醫療器械重新注冊申報資料的規定》,并表示未來將對創新醫療器械實行優先審批、開通綠色通道。
根據相關政策,創新醫療器械將獲得優先辦理。但是,所申報的產品須具有該產品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主要作用機理為國內首創,產品性能或安全性與同類產品比較有根本性改進,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且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等。
對于創新醫療器械,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及相關技術機構將按照早期介入、專人負責、科學審批的原則,在標準不降低、程序不減少的前提下進行審批——種種要求表明了我國推進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