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中檢院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暨中檢院第八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局)局長尹力出席會議并講話,中檢院院長李云龍分別為戰略咨詢專家、學委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外籍委員及委員代表頒發證書。
中檢院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成立
中檢院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聘請了中國工程院相關領域17位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擔任主任委員,趙鎧院士、丁健院士擔任副主任委員,14位院士擔任委員。其主要職責是對建設國際一流中檢院發展的長遠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決策建議;對中檢院學科發展、研究方向,以及圍繞食品藥品安全的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供指導性意見;對中檢院重大研究項目立項、評估提供咨詢意見等。
會議期間,桑國衛院士主持進行了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的討論。他在討論中表示:國家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已不僅僅是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已經成為關系到社會穩定、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另一方面,世界經濟的波動、金融震蕩,許多重磅藥物專利將逐漸到期,無論化藥、生物藥、還是中藥,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BIOSIMILAR、聯合疫苗、復合疫苗、人源化抗體、干細胞、組織工程等等新制品的質量監控,都對中檢院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看到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把中檢院建成國際一流的藥品檢驗機構,要靠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靠中檢院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也要靠關心和支持中檢院發展的專家們的指導和幫助,咨詢專家委員會將會加強頂層設計、瞄準國際前沿,中檢院也要將工作落到實處,踏踏實實去做。與會院士在座談中,對中檢院如何在醫藥領域高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厘清辦院方針、發揮核心作用、加強政策研究,促進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等方面暢所欲言提出意見。
國家局局長尹力在致辭中說:中檢院承擔的食品藥品檢驗檢定工作是國家行政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年初,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健全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加大對各級檢驗檢測部門尤其是國家級檢定機構的投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檢驗檢定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食品藥品檢驗檢定工作將會得到不斷加強,為食品藥品監管發揮更大、更堅實的技術支撐作用。中檢院成立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適時調整學術委員會,是適應當前食品藥品監管形勢的有力舉措。工作思路是立足長遠和立足全局的。一是在學術委員會中增加外籍委員,可以拓寬視野、開闊眼界,提高檢驗檢定工作的國際化水平。二是戰略咨詢委員會規格之高,集聚了工程院相關領域17位院士。這不僅僅是檢驗工作的寶貴資源,更是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寶貴財富。
尹力局長要求中檢院以此為契機,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四點要求:第一,中檢院要以更寬闊的視野看待社會的發展,跟上國際的發展趨勢,要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第二,要進一步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第三,集中優勢力量,提高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關鍵技術領域有所突破;第四,要建設好一支隊伍,尊重人才,招攬人才,注重培養、使用人才,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步伐;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
衛生部科教司司長何維出席會議并表示將進一步支持中檢院的技術能力建設,在衛生科技體制改革中,將充分考慮中檢院的科研編制問題。
中檢院院長李云龍在講話中說:中檢院的檢驗工作涉及多個領域,多個學科,需要在薄弱環節突破一些關鍵技術,帶動整體能力提升,需要借助各位專家、院士在專業領域擁有的技術能力,在各位專家的幫助下盡快占領前沿科技領域的制高點,為監管提供更全面、更權威的技術支撐。我們成立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旨在做到六個字,一是“把關”,請專家為我們在頂層設計層面出謀劃策;二是“加速”,在確保公眾飲食用藥、用械安全,加快新藥研發進程,保證公眾用藥的安全性、可及性方面切實提高能力有所作為;三是“走出”,在標準的制定、在國家準入實驗室的能力建設、在國際相關領域中爭得話語權,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中檢院副院長、生物制品檢定首席專家王軍志向與會者介紹了中檢院能力建設情況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桑國衛院士主持了戰略咨詢專家及學術委員會座談。會上宣讀了戰略咨詢專家組及其職責及中檢院第八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名單。會上,中檢院第八屆學術委員會進行了適時調整,特別聘請了來自歐盟、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的5名外籍委員,這將有助于中檢院拓寬視野、開闊眼界,提高檢驗檢定工作的國際化水平。
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趙鎧、丁健、陳志南、程京、侯惠民、李連達、劉耀、劉昌孝、肖培根、姚新生、于德泉、曾溢滔、張興棟、周宏灝院士到會座談,中檢院第八屆學術委員全體委員,衛生部、國家局有關領導,中檢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及相關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