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康復輔助器具重點實驗室”在深圳正式揭牌,標志著我國康復醫學與運動科學深度融合邁入新階段,將為破解康復輔具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產業自主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該實驗室依托民政部的政策資源、技術優勢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臨床優勢,通過“醫工結合”突破技術瓶頸,以“AI算法+3D打印”為核心技術,聚焦運動損傷、青少年足脊健康、老年康復、殘障功能重建等多個關鍵場景和需求,積極開展智能化輔具研發,構建“研發—生產—服務”全鏈條生態,推動國產康復輔具向智能化、精準化升級,讓更多有需求的人群受益。
民政部康復輔助器具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張新濤介紹,實驗室將聚焦智能康復輔具研發、運動功能重建技術、輔具個性化適配三大方向,實現三大突破和創新,一是突破3D打印輕量化生物材料、精密傳動、智能傳感、AI運動分析算法等關鍵技術瓶頸;二是通過多模態傳感器實時采集患者運動數據,構建中國首個基于運動損傷康復輔具適配標準數據庫;三是聯合大灣區醫療機構打造智能輔具臨床試驗基地和概念驗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