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儀式現場。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特色園藝作物滋味品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在長沙啟動。該項目于2024年獲得立項,由湖南農業大學牽頭,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擔。
此項目作為岳麓山實驗室2024年獲批的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之一,聚焦“特色園藝作物滋味品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利用我國豐富的茶樹、辣椒、柑橘等園藝作物種質資源優勢,從遺傳和環境兩個維度開展研究。
項目通過多家承擔單位多學科協同創新,變以往單一作物研究“單兵突擊”為三種園藝作物“集團作戰”,使茶樹、辣椒、柑橘三個團隊之間實現互補多贏,對園藝作物分子育種的理論突破、技術創新、種質創新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國園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岳麓山實驗室茶樹品種創制中心主任劉仲華表示,此項目聚焦我國茶樹、辣椒、柑橘等特色園藝作物的滋味品質,旨在全面解析酸、甜、苦、辣、澀、鮮等特征性滋味品質形成的遺傳機理及逆境響應機制,并將基礎理論研究的創新成果轉化為高效穩定的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創制高品質的特色園藝作物新種質,為滋味品質的高效精準調控奠定理論與技術基礎,助力園藝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研究將借助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在縮短育種周期的同時,還可按照市場需求精準選育品種。到時等于我們手上有了一個‘分子開關’,可以根據老百姓需求‘調口味’,讓茶、辣椒和柑橘三大類產品的品質更符合消費者需求。”劉仲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