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個“杭州良渚日”到來之際,近日,全國首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專業實驗室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揭牌啟用。為進一步提高土遺址保護的專業性,現場還成立了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學術委員會,并與浙江大學、河海大學簽訂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
新建實驗室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7個分室組成:一樓為土遺址建造工藝實驗室、土遺址修復實驗室,二樓為模型模擬實驗室,三樓為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檢測分析實驗室和綜合實驗室,同時包括標本室、會議室、專家研究室等多個配套空間。實驗室具有先進的研究條件和研究環境,大型儀器設備主要有傅里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儀、紅外熱成像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共焦顯微拉曼光譜儀、PCR擴增儀、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人工氣候箱、核酸電泳及成像系統等。
據介紹,實驗室的啟用既代表著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東南分中心進入實體化運作,也為良渚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進一步整合各個科研院校的專業資源開辟了新渠道。接下來,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良渚將依托東南分中心、聯合實驗室、監測保護研究基地等重要平臺,積極開展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基礎理論深化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專有裝備研制升級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工作,為土遺址保護和利用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