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實驗室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正式揭牌,落戶濮陽。建設全國創新高地,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我省又邁出超前一步。
省實驗室緊盯的是科技最前沿,對標的是世界第一流。
為何會落戶濮陽?答案很簡單:勇氣和底氣。
在走好“華山一條道”上,濮陽的決心和勇氣一直都在。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科學技術研究院,而今,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又成為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的主要牽頭單位。而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該市技術合同交易額達25.67億元,超額完成省定目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79.4%,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03家,再創歷史新高??萍紕撔?,讓濮陽在國家對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績效考核中,實現了“三連優”。
創新人才聚集,創新主體壯大,創新環境優化,給了濮陽“接好”省實驗室的底氣。在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看來,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落戶濮陽,更意味著濮陽要在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中打出“新樣板”、彰顯新擔當。
“龍都”未來怎么干?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將聚焦綠色化工關鍵科學與技術、生物基功能材料、高性能聚酯新材料、電子化學品與能源材料等領域,開展應用研究、工程科技研究及“卡脖子”技術攻關。“力爭3年建設期內,建設一批由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研發團隊,實施一批高能級中試項目、產業化項目,產出一批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支撐全省化工新材料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說。
目標已經明確,號角已經吹響,唯有腳踏實地拼搏。市長朱良才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省實驗室建設作為重點工作:抓住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獲批寶貴機遇,完成實驗室架梁立柱、引育高層次科研人才、開展高水平科技攻關,力爭早日實現規范化運行。
正月還寒,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項目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已經建成。”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峰興奮地說。
人們有理由相信,這里將成為人才聚集的高地、科研成果轉化的沃土,更是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巨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