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大橋國重主任張喜剛,東南大學副校長孫立濤以及東南大學科研院、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人事處、研究生院、總務處等職能部處領導,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長大橋國重共建單位負責人和長大橋國重研究院/所、平臺中心負責人和骨干成員出席活動。活動由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長大橋國重副主任郭彤主持。
孫立濤副校長首先致辭,他表示,建設“土建交”學科全國重點實驗室是一代代東大人共同的心愿,本次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意義重大、要求嚴格、競爭激烈,張喜剛院士直接領導并深度參與工作,歷時近一年,帶領團隊高質量完成了申報工作并成功獲批。
張喜剛院士致辭表示,本次活動標志著長大橋國重進入了實體建設運行的歷史時刻。作為長大橋國重的三大依托單位之一,東南大學高度重視,在政策、人力、財務、資源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長大橋國重的起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東南大學校長黃如院士和長大橋國重主任張喜剛院士共同為長大橋國重掛牌。
長大橋梁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于2023年3月正式獲批并開展建設工作,由東南大學橋梁研究中心主任張喜剛院士擔任主任,面向長大橋梁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聚焦應用基礎研究,組建結構安全、長壽保障、健康運維三大研究院及其九個研究所,設三個平臺中心,以高質量的科研,帶動高水平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實現科研、學科和人才一體化發展。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平臺,也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催生高新技術并加速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落地的重要利器。一直以來,東南大學積極推進科研平臺建設,僅2022年,學校首批毫米波、移動通信和數字感知芯片技術(依托共建)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已順利通過重組,納入新序列管理。獲批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首批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首批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3個國家級大平臺,承擔國家科研任務能力顯著增強。
本次長大橋梁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揭牌,是東南大學科研平臺建設的又一碩果,助力東南大學構筑的科研大樓更加牢固。
在優良科研平臺持續突破創造,東南大學科研團隊在科技報國的路上乘風破浪,創造累累碩果。近年來,學校參與了“探月計劃”、“三峽工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橋、高鐵技術、南極科考、無線充電等國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牽頭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其中一等獎2項。東南大學已經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輻射的重要基地。
“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展望未來,東南大學將著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格局,以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