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近19億元,嵩山實驗室、華蘭生物研究院在此落戶……鄭州北龍湖畔,中原科技城智慧產業創新園項目將于明年建成投用。
這座產業園何以吸引首家省實驗室入駐?未來將如何助力河南發展?
中原科技城智慧產業創新園項目位于龍湖內環北路、龍源西三街、龍潤西路、龍源西二街圍合區域,地處北龍湖“龍首”北側。
日前,頂端新聞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該項目14座高度相同的單體建筑已全部完工,這些建筑共有五層,形狀四方規整,外立面均為玻璃幕墻。
園區內部,一些工人正在進行清潔工作,周圍環境干凈、整潔,園區中央,一處貫通南北的下沉式廣場讓園區頗具層次感;廣場兩側,是已經建設完成的綠化區域,在四周建筑的包圍下,形成了兩處精致的“小花園”。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19億元,占地約7萬平方米,相當于10個足球場大小,總建筑面積18.53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數千人在此辦公。
項目施工方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原科技城智慧產業創新園項目于2021年開工,今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僅用兩年時間,項目已進入現場收尾和清掃工作階段。明年,項目將全面完成精裝修工作,并對外開放。
項目是中原科技城首批竣工地塊,為嵩山實驗室的永久辦公場所
雖然外觀低調,但中原科技城智慧產業創新園卻有著“高大上”的“內涵”。
園區運營人員介紹,作為中原科技城首批竣工地塊,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研發辦公、科技服務、測試中心為一體的科創企業研發中心,對河南省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創業高地有著重要助推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園區內半數樓宇,將成為河南省首家省實驗室——嵩山實驗室的永久辦公場所。
為此,項目建設過程中,對該實驗室所在的7座獨棟建筑的結構進行了改造;每層樓承重能力提高近50%,以達到放置儀器設備的需求。
要知道,該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數據科學與智能計算、智聯網絡與通信、數字社會治理等7大重點研究領域。前沿技術不僅服務于國家需求,也將應用于我省智慧電網、智能家居等民生場景。
“山”字布局為科研院所“量身定做”,下沉廣場連通4個核心科創園區
除了嵩山實驗室,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華蘭生物也把研究院“搬”入了園區,即將開始運營。作為高附加值產業,它與嵩山實驗室將吸引更多前沿科創產業入駐園區。
首先,來看看項目的建筑布局,從樓頂俯瞰,園區建筑以下沉廣場為軸,呈兩個對稱的“山”字形布局,對于嵩山實驗室來說,這樣的布局營造了更加具有整體性、獨立性的辦公環境。
從定位上講,作為中原科技城先行建設起步區的4大核心產業園區之一,該項目是為了滿足頭部科創企業總部 、研發 、測試 、科技服務等需求而建設的產業園區,更加適合科研單位進駐。
在地下空間利用方面,園區不僅建有超過1200個車位的停車場,下沉式廣場還將與北龍湖中軸線上中原科技城其余3個核心科創園區直接連通,形成科創產業集群。
區位優勢上,項目靠近地鐵四號線,園區南側,還計劃建設五星級酒店,為未來在此辦公、進行商務洽談的人們提供巨大便利。
這么“牛”的智慧產業園區即將投用,對于鄭州、河南的經濟發展、人才引進,將產生怎樣的助力?
項目經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原科技城智慧產業創新園項目是落實河南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部署的“一號工程”,是國家科創中心重要載體之一。目前,已有多家知名科創企業有意入駐園區。
在河南省社科院統計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杜明軍看來,園區正式運轉后,必將助力河南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他認為,園區集聚多元創新力量,有利于河南突破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智能產業的“卡脖子”技術,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為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醫藥、智慧家居等高端產業、智慧產業發展打下基礎,由此逐步提升我省經濟發展的系列綜合能力。
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園區通過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將推動河南本土產業向高端化、集聚化發展,塑造新優勢。
創新能力方面,有助于吸納集聚一批高水平創新人才,提升經濟活力。
國際影響力方面,有了嵩山實驗室、華蘭生物這樣的國家重點科研平臺、國際一流創新平臺,可為我省新興產業提供國際合作機會,有助于河南打造開放便捷、高效務實的科技交流合作名片和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