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農業是2008年由中國科學院趙其國院士率先提出的新概念,其目的是促進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主要是滿足人們“吃出健康”的新需求,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后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根據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預測,到2035年,功能農業產值將超過一萬億元,是一個萬億級的“新風口”。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增加健康營養農產品和食品供給”要求,進一步加快了這一發展趨勢。長三角地區中高端消費需求巨大,安徽作為長三角重要的優質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發展功能農業,開發功能食品,尤為迫切。
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安徽科技學院是一所“因農而生,以農見長”的全國一流應用型大學,是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國家功能主食科技創新聯盟的聯合理事長單位。在趙其國院士大力支持下,跨學科組建了長三角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由尹雪斌擔任院長,印遇龍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目前已成為我國知名功能農業與功能食品研究機構,并首個入駐安徽科技學院滁州校區,被列為“食品與營養”安徽省高峰培育學科(二類)重點建設項目。尹雪斌作為功能農業學科聯合奠基人,帶領團隊長期專注功能農業與功能食品的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牽頭參與制定了領域10項國家、行業標準。
重點實驗室將圍繞“功能農業+功能食品”產業鏈,主動布局“創新鏈”,瞄準“農業中功能成分傳輸規律研究”“智慧功能農業標準化技術研發與集成”“功能食品精深加工與健康效應評價”三大方向,根據功能食品個性化開發需求,逆向設計功能食材種養規范,并以源頭創新,支持搶占功能農業“新賽道”,利用“科創+產業”模式,打造立足安徽,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一流功能農業與功能食品創新中心,助推滁州打造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助力安徽“農業強省”建設,提升“皖”字品牌科技競爭力,服務鄉村產業振興。該實驗室的獲批,將為安徽科技學院在功能農業與功能食品研究領域邁入全國一流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