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毛振華、宋瑞 編輯陳融雪

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實驗操作
中醫藥學蘊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
當傳統中醫藥與現代化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隨著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天津中醫藥大學落成,中藥神秘的面紗由此揭開。
這是我國中醫藥領域第一個落戶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新冠疫情期間,依托該實驗室,多款創新中藥問世,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支持保障。如今,在中醫藥現代化的道路上,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繼續奔跑在創新前沿。
中藥組分的海洋
走進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醫藥世界的博大精深展現在眼前——這里有稱之為戰略儲備的中藥組分庫,1100平方米的組分庫中儲備了6萬多份中藥組分。這里被譽為中藥組分的海洋,也不為過。
實驗室里,一排排大型色譜儀和質譜儀間,幾個身著白大褂的身影正埋頭操作實驗。
“我們正在對人參、西洋參、三七、紅參12種人參類藥材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參皂苷’同時進行含量測定,以確定活性成分在不同藥材中的含量差異,從而進行質量評價。”在一臺液相色譜儀前,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文志對《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
他旋開機器中間部位蓋板,一組組藍蓋透明小瓶映入眼簾——“這是液相小瓶,里面裝的是中藥材樣本提取液。就算同一株植物的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差異。現在,很多中成藥采用多基原中藥材入藥,通過我們的分析測定,可以確定有效成分含量,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楊文志說。
據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負責人田曉軒介紹,該實驗室于2020年2月20日獲科技部批準成立,由科技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天津中醫藥大學為依托建設單位。
該實驗室圍繞“健康中國2030”、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天津市先進制造業定位,聚焦組分中藥創制的理論創新、技術突破、新藥研發。
由此,中藥現代化研究翻開了全新一頁。
中醫藥何以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藥組分,即從傳統中藥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群。通過對中藥組分的研發,我們可以在細胞、分子藥理水平相對清楚地揭示出中藥的活性物質及作用機制,并根據不同病癥重新配伍成方,制成膠囊、片劑、注射劑等現代劑型。”中國工程院院士、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伯禮舉例道,“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臨床實踐中,我們將虎杖、馬鞭草等有效組分提取出來,制成‘宣肺敗毒顆粒’,實踐證明,其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確切。”
據悉,在國家“973計劃”項目支持下,張伯禮帶領團隊歷經20年持續攻關,圍繞方劑配伍這一關鍵問題開展研究,闡釋中藥為什么有效、怎么起效的科學內涵,形成了以“藥效物質和作用機制”兩個相對清楚為特征的組分中藥理論和技術體系。
目前,該實驗室已形成“組分中藥配伍理論及方法”“組分中藥物質基礎研究”“組分中藥成藥性評價及轉化”“組分中藥智能制造應用基礎及示范”等穩定的研究方向;以創建組分制備、組效關系、組分配伍優化設計等關鍵技術,形成了支持中藥新藥研發的重要戰略資源,為創新中藥研究提供了強大支撐。
“傳承與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兩條主線,要做到傳承與創新協調發展,必須開展應用基礎研究,才能實現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才能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轉化為創新成果。”張伯禮表示,這需要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基礎性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
“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是實驗室引領發展的一體兩翼。在機制創新上,實驗室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嘗試。”田曉軒說,天津中醫藥大學支持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對其實行特區管理,在崗位設置、人員選聘、薪酬確定和考核方式等人事管理方面給予了更大自主權。
據介紹,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選聘人員要求由實驗室根據需求提出,通過自愿申報、公開答辯、競爭上崗等環節,面向海內外公開自主招聘研究和管理人員。實驗室參照國內外薪酬標準,自主確定人員薪酬,多途徑解決薪酬待遇。
“創新的體制機制為大家營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形成了人才聚合的向心力,有利于大家心無旁騖地在科研領域勇攀高峰。”田曉軒說。
關鍵靠科技
“用不穩定的藥材生產出穩定的中成藥,關鍵靠科技。”張伯禮說。
據田曉軒介紹,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經典名方、醫院制劑為切入點,形成了基于經典名方和臨床經驗的創新中藥研發技術體系,目前已開展芍藥甘草湯等20余種經典名方的研發與轉化。
針對制約中藥品種做大做強的技術瓶頸,該實驗室原創性提出中成藥二次開發策略,構建了核心技術體系。目前,已完成30個中成藥品種的二次開發研究,在全國19個省市、近百家中藥企業得到推廣應用,培育了大品種群,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還有,該實驗室融合中藥先進制藥工藝與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建立了中藥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平臺。
近年來,實驗室已研發出基于近紅外、紫外、拉曼及高光譜等成像技術的中藥材與制劑質量的快速無損檢測設備,建立的中試示范線與生產示范車間,覆蓋了完整中藥制藥流程的關鍵設備,并建立了大數據與智能計算平臺,實現了中藥制藥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備的研發。
針對中藥組分制備通量低及活性篩選效率不高的問題,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聯合研制了組分高通量制備裝備和活性組分多維高通量篩選裝備,打造了智能化中藥組分制備與評價關鍵技術平臺。
“科技平臺的搭建為中藥現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斷新動能。”田曉軒稱,截至目前,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近70項。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與區域特色,開展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責無旁貸。”田曉軒說。
天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在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研究方面有一定優勢,天津市科技局將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保駕護航,推動實驗室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促進產學研融合,強化成果應用貫通,從而更好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