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度,構建聯動責任體系
學校出臺并完善《濰坊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濰坊學院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成立學校安全委員會,負責全校安全工作的重大決策。建立實驗室管理中心,增設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負責人員,各二級單位下設22個實驗實訓中心,配備專職實訓中心主任,各實驗室負責人為分管的實驗安全員,有效構建了學校、學院、實驗室三級聯動責任體系。法定代表人對全校安全全面負責,各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全面負責,各級實體實驗室、房間負責人是本級實驗室、房間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級實驗室、房間安全全面負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連鎖互保安全責任制。
強教育,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學校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定期對實驗室工作人員、一線教師、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相關培訓,讓“以人為本,預防在先”的安全思想成為師生自覺行動的一部分,并將實驗專職人員安全培訓納入學校教師培訓體系,定期選派實驗室人員及各級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相關安全培訓。學校通過“濰院實驗室”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結合傳統宣傳方式,開展實驗室安全知識宣傳,并依托多樣性的課程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改變以往安全教育強制灌輸的教學模式,大力營造校園實驗室安全文化氛圍,使實驗室安全工作遍及校園各個角落。
嚴監督,形成閉環管理體制
學校嚴格按照“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加強實驗室安全監督和管理,尤其對?;?、特種設備等的安全監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和學校規章,管理從嚴、程序嚴謹、責任明確。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已經形成每學期至少一次的全校范圍的普查,學期開始和結束二級學院自查的常規檢查制度,學期中不定時組織專項檢查、抽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限期整改,并實施“回頭看”,形成“閉環”安全管理體制。
學校狠抓高危風險源的防控,對危化品、危廢品等危險源采取重點部門、重點區域、重要物品、重點監管的辦法。危險化學品的存放建設專門的倉庫,嚴格易制毒、易制爆等管控類化學品的購買、領用和出庫管理。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嚴格執行“五雙管理”,使用人需詳細閱讀相關化學品的MSDS,做好安全預案。建有符合要求的實驗室危險廢物暫存庫,實驗室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各個環節嚴格管理。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場所全部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重點部位安裝門禁、報警聯動裝置,強化了網絡化管理手段。
重投入,提升安全育人環境
學校加大對實驗室安全設施的投入力度,在狠抓新建標準化實驗室建設同時,積極改造設施相對陳舊的實驗室,2019年投資70多萬更新了化學化工實驗室的排氣系統,2022年投資近百萬更換了化學和生物實驗室的排水系統,確保實驗室綠色安全運行。
為減少危化品使用、危險廢物的產生,在保證正常實驗教學的同時,在實驗材料的購置、使用和管理環節重視實驗材料的安全與環保。科學安排實驗內容,增加環保型實驗,以低毒或無毒代替高毒試劑,減少污染,有效推進綠色化學實驗、微量實驗,創建綠色環境,培養學生健康、環保、節能意識。改革單次孤立實驗內容,廣泛建立多步串聯的實驗內容和方法。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使實驗教學從知識技術傳授,到創新能力培養,走向價值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