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湘江實驗室在長沙揭牌。湖南省副省長陳飛,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江實驗室主任陳曉紅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近年來,湖南正加速形成以岳麓山實驗室、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等四大實驗室為牽引,領域布局合理、定位層次明晰、特色優勢明顯的湖南省實驗室體系。湖南省科技廳廳長李志堅介紹,湘江實驗室對標國家實驗室建設,以服務湖南重點產業發展為目標,以突破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為主要任務。實驗室整體建設框架為“1346”方式,即加快建成一個實驗室總部,建設算力、算法、算據等三大創新中心,主攻海量數據的計算智能基礎理論與方法、高性能計算的人工智能關鍵支撐技術、新型智能計算理論與技術研究、面向領域的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共性技術四大方向,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康養、智慧資源能源與環境、智慧交通與物流、科學監管與社會治理、數字媒體等六大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湘江實驗室按“總部+分部+創新中心”布局??偛坑芍卮蠡A研究、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部門組成,分部建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基地,分布在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創新中心主要建科創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分設在華為、百度、湖南鋼鐵、中車株機、中聯重科等24家企業。目前,已有19個院士專家團隊入駐該實驗室并開展工作。
未來,該實驗室還擬通過8到10年建設發展,逐步實現“七個一”建設目標,即:形成一套原創性科學理論,探索一組突破性技術方法,打造一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一批交叉型新興學科,凝聚一支世界級人才隊伍,構建一套創新型科研管理體系,催生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最終,打造成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原創理論研究中心、關鍵技術創新高地和現代產業賦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