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四位產業界和學術界代表作主旨報告。長光華芯副董事長、CTO王俊博士的報告圍繞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發展趨勢、當前研究水平展開,指出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功率和亮度是半導體激光器的主戰場。此外,還要尋求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式。
中科光芯董事長、總經理蘇輝博士則就“InP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關鍵問題及下步計劃”的主題進行分享,分析國內外產品市場情況,找出制約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主要因素,包括電子限制、發熱與散熱、SOA集成和低損耗外延。
度亙激光副董事長、CTO楊國文博士介紹了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分類、應用及瓶頸問題。高功率半導體研究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需要眾多學科交叉的深入融合,需要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深度融合。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劉建平的報告,結合理論和研究經驗,從研究背景、前沿問題,以及研究進展角度闡釋了氮化鎵激光器研究前沿與進展,并提出藍光激光器、綠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以及GaN基VCSEL和DFB激光器各自的發展瓶頸及原因。
專家研討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良惠表示,大家提到的一些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不是一家企業或者研發機構可以解決的,需要面向未來,由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院士專家各方積極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可以考慮由姑蘇實驗室牽頭,面向這些領域開展聯合研究。姑蘇實驗室的“成果交易前置模式”模式,為合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有助于聯合企業進行協同創新,促進產學研融合,提高成果轉化效率,實現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前沿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引領行業技術創新與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軍說,蘇州占據長三角區位優勢,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行業龍頭企業集聚。蘇州有基礎、有能力集合全國優勢,攻克半導體激光器領域國家亟需的問題。王院士還從學術角度出發,建議要重視新結構、新材料,特別是高溫器件的研究。
姑蘇實驗室G2101項目負責人王庶民教授也從物理角度提出實驗室下一步重點關注方向的建議,一是通過改變增益的結構實現更高的增益,二是通過泵浦和放大分開設計諧振腔。中科院半導體所、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華為海思的參會專家也都紛紛發表各自的見解,為行業技術發展建言獻策。
實驗室執行主任楊輝研究員做總結發言,他表示,企業面臨的共性技術難點問題,可以在姑蘇實驗室內組織攻克,實驗室擁有多學科交叉的一流科研人才資源、有一流的高端科研設備,還有頂尖的業內專家資源,幫助解決高水平技術問題。最后,楊輝呼吁大家以本次大會為開端,加強技術研討,凝聚合作共識,在姑蘇實驗室的平臺上,聯合長光華芯、度亙等企業組建跨界項目組合,打造蘇州市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創新集群標桿,提升全域產業創新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