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新社17日報道,德國看守政府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德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她呼吁更快地推動疫苗加強針接種,并呼吁那些對疫苗接種持懷疑態度的人改變主意。默克爾和有望成為德國下一屆總理的朔爾茨計劃18日與各州領導人召開視頻會議,討論應對疫情的下一步措施。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17日,德國柏林,人們在大巴前排隊接種新冠疫苗。圖源:視覺中國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7日0時,德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129950例,較前一日新增確診52826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累計死亡98274例,較前一日新增294例。截至16日,德國共有約5630萬人完整接種了疫苗,占總人口的67.7%;共有約5840萬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占總人口的70.2%;另外有440萬人接種了疫苗加強針。
英國《衛報》援引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的話稱,單靠疫苗和加強針不足以控制病毒傳播,還應當重新引入社交距離規則。德國首都柏林和多個聯邦州從15日起開始實施“2G規則”,民眾在進入餐廳、酒吧、電影院和其他娛樂場所時,都必須出具過去6個月內的完全接種證明或新冠康復證明。與此前的“3G規則”不同,“2G規則”規定,未接種疫苗者即使檢測結果呈陰性也不得進入上述場所。《環球時報》記者在柏林觀察到,許多咖啡館和餐館,在客人進入屋內時,都要求出示相關證明。一些餐飲場所還在門口圖文并茂地貼了告示。不過,記者也發現,一些場所并不檢查相關證明,或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有餐館公開反對州政府的政策。
“風暴云正在歐洲大陸上聚集”,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歐洲,最好的保護是讓更多人接種疫苗及加強針。他宣布,15日起將新冠疫苗第三劑加強針的推廣接種范圍從50歲及以上群體擴大至40歲及以上群體,16-17歲未成年人也可進行第二劑疫苗接種。
當被問及是否會觸發英國政府為應對秋冬疫情提出的“B計劃”時,約翰遜表示,目前的情況并不需要觸發“B計劃”,目前將沿用較寬松的“A計劃”。不過約翰遜也提到,如果歐洲大陸的疫情肆虐并進一步產生新的變種,不排除在圣誕節期間再度實施封鎖措施的可能性。世衛組織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爾塔毒株的亞型變異株AY.4.2現已傳播到至少42個國家和地區,其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英國,約占測序病毒樣本的10%。英國衛生部門初步分析表明,與德爾塔毒株相比,AY.4.2的傳染力可能更強。
《泰晤士報》17日稱,隨著疫苗強化計劃的繼續推廣,英國政府將調整全面接種疫苗的定義。當接種第三劑疫苗普及所有年齡段后,官方將會定義接種三劑為完全接種,并對完全接種疫苗的群體放寬限制,豁免一些隔離和檢測。
歐洲其他國家也相繼收緊防疫措施。愛爾蘭從18日起,除非必要,所有人必須恢復居家辦公;進出電影院和劇院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餐館、酒吧和夜總會等場所必須在午夜零時前關門。奧地利從15日起對12歲以上未接種疫苗或新冠未痊愈的人實施“居家封鎖”;荷蘭從13日起實施為期3周的限制性措施,酒吧和商店須在晚上8時關閉,且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才能進入。
世衛組織歐洲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警告稱,歐洲多個國家的衛生系統將在今年冬天面臨“高甚至極高壓力”。如果不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明年2月前,歐洲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可能再增加50萬例。克盧格認為,一些國家疫苗接種率不足是造成歐洲當前疫情加劇的原因。目前,疫苗接種率達70%的歐洲國家僅8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稱,不少人過度樂觀地認為目前疫情“接近尾聲”,各國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而疲憊不堪,也是導致歐洲病例激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