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中,張伯禮院士就帶領團隊圍繞中醫方劑配伍的科學基礎問題開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以“化學組成表征確切,制備質量可控,具有明確生物活性”為特征的組分中藥理論和關鍵技術體系,并建立了具有60000余種中藥組分的實物庫,在現代中藥創制、大品種二次開發、中藥智能制造等領域得到了推廣應用。
張伯禮院士表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技術,服務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要敞開大門做創新,在學術委員會指導下,融合多學科,聯合承擔項目、聯合開展研究、聯合培養人才。同時要為企業技術需求服務,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研發中心。”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國家級創新基地。
致力于用現代科技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前線后方緊密聯動,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步推進,在中醫證候學調查研究、中醫藥臨床救治方案設計、臨床循證評價、中成藥抗新冠活性篩選、創新中藥研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率先總結了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和特點,發表了第一篇臨床研究報告;提出了“控制由輕癥轉為重癥”是評價療效的核心指標,為評價中醫藥臨床優勢提供了關鍵指標,并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機構的高度評價,向海外開展中醫藥抗疫成效宣講和交流數十次,共享中國經驗,展現了中國抗疫獨特優勢。
除此之外,張伯禮院士主持的“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與創新中藥宣肺敗毒顆粒研制”項目獲天津市抗擊新冠疫情特別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張俊華研究員主持的“中醫藥臨床循證評價關鍵技術創建及應用”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年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新冠病毒感染誘發的炎癥因?風暴被認為是導致多器官損傷的關鍵因素。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朱彥教授團隊前期在國際上首先揭示了XBJ 雙向調節免疫系統,控制炎癥分子風暴的潛力(Chen &Feng et al. 2017 J Ethnopharmacol.),但其作用機制和器官保護的靶向性仍有待發現。馮宇新教授團隊在多個國家?然科學基?的支持下,聯合校內外團隊跨學科協作,聚焦科學問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分別在 Frontier in Pharmacology 和 Frontier in Physiology 連續發表 3 篇論文, 揭示血必凈注射液通過預激活內質網應激通路防治白念珠菌感染誘導的腎損傷及血必凈注射液保護腸道微環境減輕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藥效及作?機制。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僅在抗疫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科研項目也不斷邁上新臺階。2020年,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增縱向課題36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張俊華、李越研究員分別獲批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20年度授權發明專利 13 項,申請發明專利 32 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2篇。
我國首家中藥智慧藥廠——正大青春寶藥業德清生產基地采用了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浙江大學程翼宇教授團隊研制的成套核心技術,實現了中藥制藥技術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的關鍵性突破,對加快中藥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完善平臺建設,推動人才團隊的培養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新時代中醫藥發展的基本路線。實現傳承與創新協調發展,必須持續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需要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完善平臺建設,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基礎性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
2020年5月,天津中醫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通過CNAS復評和變更現場評審,獲得實驗室認可證書。2020年9月,醫學實驗動物中心通過天津市科技局評審,獲批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和使用許可證。2020年9月,天津中醫藥大學與天津市藥監局聯合,成立天津中藥監管科學研究中心。2020年12月,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托天津中醫藥大學建立天津市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藥創新團隊及人才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天津中醫藥大學高秀梅教授牽頭的“方劑配伍和方藥作用機理傳承創新團隊”、李正研究員牽頭的“組分中藥與智能制造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完善的平臺在人才團隊培養方面也取得了成效。胡利民研究員獲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 張俊華研究員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青年岐黃學者、“天津市科協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常艷旭研究員獲天津青年創新能手稱號,于海洋研究員、劉夢揚副研究員獲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學者......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現代中藥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轉移轉化為重點。由天津中醫藥大學牽頭,聯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浙江大學藥學院、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三家領域內頂尖研究機構,天士力、步長制藥、以嶺藥業、三九醫藥等一線大型中藥標桿企業,共同組建了現代中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中藥產業提質增效為重大目標,為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科技、智庫和人才支撐。
此前,天津市出臺的《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高水平建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天津交叉創新中心等平臺,構建具備源頭科學創新和前沿技術創造能力的原始創新策源體系,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更多天津版“國之重器”。下一步,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繼續深入開展現代中藥基礎與應用研究,致力于中醫藥傳承創新,形成現代中藥基礎研究人才高地,提升中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中藥基礎研究水平,以創新驅動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天津地區中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天津建設中藥先進制造業中心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