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5G、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成為“新基建”投射在醫建行業的縮影,其中硬核的智能科技更是為“新基建”戰略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而提到這些硬核科技的來源,不得不提深圳這座“科技之城”與“機遇之城”。
發力新基建,“科技之城”盡顯地域優勢
從一座“小漁村”,到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時代總在賦予深圳全新的歷史使命。一路披荊斬棘, “不惑之年”的深圳作為高新技術的聚集地,在大力推進“新基建”的發展策略中,擔任著“排頭兵”的重要角色。
作為“科技之城”與“創業之都”,在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深圳擁有最前沿的技術、人才和企業,且融資環境、經濟水平、科技水平都具經濟特區特有的地域優勢。所以在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方面優勢加持下,智能科技產業在深圳的發展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針對醫建產業,依托5G、人工智能等智能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地域優勢,無人機的監控掃碼、無接觸測溫、智慧物流傳輸、線上問診等,也都率先在深圳地區的不同醫療場景投入應用,不僅為病患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體驗,也為未來以“新基建”為核心的智慧醫院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加大民生投入,深圳將成醫建產業 “機遇之城”
在政策、技術、經濟三方面的相互融合與碰撞中,醫院建設產業在深圳這座“機遇之城”有了更多資源和機會等待著探索、挖掘。
早在2020年7月,深圳市就曾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設規模和創新水平要達到全球前列,首批規劃的新基建項目總計高達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而在2021年1月21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八次全體會議中,也再次提出要重點提升民生領域建設,著力解決醫療、住房等突出問題,奮力推動“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起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從深圳對民生建設的重視度中能夠明顯看出,醫療資源下沉以及區域間的協同是未來趨勢,大批專科醫療機構的建設也將在計劃當中不斷涌現。其中深圳2021年就計劃開工建設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等近30家醫院新、改、擴建項目。
可以說未來5年,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都將在醫療建設產業上投入巨大的資金和精力,也是醫院建設產業把握新基建機遇,引航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時點。
凝聚資源與力量,推動產業升級變革
無論是大量醫療建設項目的開啟與落地,還是醫療資源的逐步下沉,無疑都是對醫院建設行業釋放的利好信號,更是吸引了大量有志于投身這一行業的投資人關注。
作為醫院建設領域的行業盛會,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深耕行業發展十余載,已連續舉辦21屆,積累了數千位國內外行業領導與專家學者,1200多家醫建供應商,9000多名參會代表和50,000多名專業觀眾,為醫院建設領域政、產、學、研、用各方構建一個產業廣泛覆蓋、學術深度研發的“雙引擎”大戰略平臺。
面對行業即將迎來的爆發式需求,充分考慮到深圳空前的發展機遇,第二十二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以下簡稱:CHCC2021)將再次選址深圳,并在規模、層次、專業性等方面再創新高,希望通過CHCC2021平臺優勢,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將醫院建設領域的資源與力量聚集在這座“機遇之城”,推動我國未來醫院建設實現更大幅度、更加系統地升級與變革。
大會主題
未來已來——迎接“十四五”美好醫院建設新時代
時間地點
2021年6月19-21日
深圳 · 國際會展中心
展位分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