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暴發和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期間,我國快速建立的方艙式、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在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擴大檢測覆蓋范圍、助力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證明,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可以適應極端天氣,在零上40多度或零下50多度的惡劣天氣,仍可以保障正常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成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之一和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重要支撐手段。
目前,我國尚無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標準,為此,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實驗室設計建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IQA/TC 7)組織北京戴納實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南京海關口岸門診部)、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近30家單位,共同起草制定了上述兩項團體標準。
標準的發布為方艙式、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的設計、制造提供依據,填補了此類實驗室標準的空白,對方艙式、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的規范性生產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中國防疫裝備出口,為全球疫情的控制貢獻中國力量。
國務院原參事、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原會長葛志榮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海關總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和行業專家出席會議。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王新會長表示,一直以來,協會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核心,以國際為目標,以應用為落腳點,在團體標準方面不斷開拓創新。這兩項標準的發布是協會服務新興產業和創新技術的重要體現,下一步協會也將在團體標準國際化等方面積極探索。
協會國際可持續發展實驗室分會副會長、 實驗室設計建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遲海鵬表示,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參考了國際、國內相關標準文獻,涵蓋了生物安全、耐久性、結構穩定性、潔凈能力、環境消殺能力、噪音水平、照明、送排風設備等方面的技術要求與檢驗方法。他表示,標準的發布將有力促進方艙式、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標準化、批量化生產和驗收,提高我國核酸快速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