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華大生產的方艙式“火眼”實驗室成功落地濟南市疾控中心。這是山東省引入的首臺方艙式“火眼”實驗室,旨在打造感染性疾病自動化分子檢測平臺,推進核酸樣本的快速診斷與大規模樣本檢測,提升我市公共衛生應急檢測能力又一力舉。同時也是當前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及其他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在平臺建設和能力建設兩方面,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技術儲備。

濟南市疾控中心作為承擔政府指令性新冠肺炎檢測任務的單位,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安全、快速、高效、準確地進行核酸檢測一直都備受關注。此次濟南市疾控中心引進的方艙式“火眼”實驗室推進符合加強型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設置了試劑準備間、樣本處理間、檢測間三個實驗區,各實驗區之間采用傳遞窗及緩沖間隔離,有效防止氣溶膠污染,保證了檢測人員的安全;方艙式“火眼”實驗室具備可移動特點,減少樣本運送時間;到達指定地點后,不需要進行場地裝修和改造安裝,能夠快速投入戰斗,可以靈活布置到車站、港口、社區等場所;智能化程度高,高通量的檢測成果依托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自動化病毒核酸提取設備MGISP-960以及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MGI ZLIMS組合而成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代替了在核酸病毒檢測中人工操作的環節,可以實現自動掃描樣本條碼、錄入樣本和自動分裝樣本并且從樣本中提取核酸,整個過程都可以通過MGI ZLIMS系統實時監控管理,完成一站式核酸檢測,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提升了實驗室的運行效率,實現日檢測單管3000人份樣本通量,每日混樣(10混1)檢測,可實現最高日檢測3萬人份,能有效應對大規模人群的核酸檢測需要。
此外濟南市疾控中心依托致病菌識別網體系,建立了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平臺,具備了致病菌基因分析能力。該平臺整合華大的自動建庫儀、測序儀和數據處理系統,具有建庫、測序、原始數據處理、病原鑒定、宏基因組分析等功能模塊,實現測序分析的信息化、高通量化,為病原微生物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基礎;其還具有病原鑒定、宏基因組分析等功能,樣本在移動PCR方艙實驗室被確定為陽性樣本后,可以通過基因測序平臺快速、準確、全面地將病毒進行分類鑒定(可實現對已知菌株與未知菌株的鑒定),為疫情溯源及明確傳播鏈條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