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聽取了學校事業發展匯報并講話。馬欣指出,江蘇大學農業機械學科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特別是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這一論斷,對于加強學校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農業機械化雖然是老品牌,但是只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就永遠不過時,而且仍然將成為江蘇乃至中國機械制造方面的品牌、旗幟和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的重要指示以及給江蘇大學的重要批示為學校建設農機特色一流大學指明了方向。
馬欣提出,江蘇大學基礎較好、農機特色鮮明、行業頂級專家領銜農機學科建設,形成了較好的學科生態。學校要抓好國家新一輪“雙一流”調整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高峰學科,對標補差、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做好新一輪學科評估等工作,落實好省市共建江蘇大學協議,全力推動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要將科學研究工作與產業化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產業集群發展帶動科技創新,加強與農機制造企業的深度合作,為推動江蘇省農機制造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江大應有的貢獻。
馬欣強調,要全力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把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期間江蘇大學農業機械學科的建設發展,做強農業機械優勢學科等作為新時期的重要任務,凝聚省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力量,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給涉農高校回信精神,分階段取得重大成果,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表示,江蘇大學是江蘇高等教育的一張名片,農機特色鮮明。省教育廳將深入落實省教育廳、鎮江市人民政府共建江蘇大學協議精神,全方位推動江蘇大學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學校要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國家急需的重大問題,在服務江蘇和國家中展現江大擔當。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沈毅表示,江蘇大學作為農機特色的高校,農業農村廳在產學研用一體化、試驗基地等方面為學校提供支持,助力學校早日建成農機特色國家一流學科,發展成為世界農機的“硅谷”,切實服務江蘇農機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座談會上,校黨委書記袁壽其表示,學校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培養知農愛農的創新型人才,奮力創建世界一流農業裝備學科群,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農機裝備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高端平臺建設,著力攻克一批農機裝備“卡脖子”技術,切實為國家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江大不可替代的更大貢獻。
校長顏曉紅匯報了學校60年為農興農的辦學傳統與積淀,以及近年來強農興農的新作為與新實踐,表示學校將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為契機,牢記立德樹人初心和強農興農使命,充分發揚“工中有農,以工支農”特色優勢,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農機特色一流大學。
會前,馬欣來到學校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場考察,深入了解農業工程學科的發展歷程和服務行業成效情況。
省政府辦公廳有關同志,鎮江市政府辦、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校黨委副書記李洪波,副校長丁建寧、全力以及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調研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