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發布《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工作方案(試行)》提出,將建設50家左右凸顯知識產權綜合能力的示范高校,培育一批彰顯知識產權特色和優勢的試點高校,以有效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的制度作用,切實增強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該方案明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主要任務包括著力提升知識產權的高水平管理能力、高質量創造能力、高效益運用能力和高標準保護能力。
其中,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能力方面,強化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半導體等世界科技前沿和中國發展關鍵技術,依托國家重大科技產業項目、重點研發計劃,提早謀劃知識產權運營策略與規劃,培育一批戰略性高價值知識產權組合,形成與高校創新能力、技術市場前景相匹配的知識產權儲備。
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能力方面,倡導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技術轉移轉化、投資經營等功能為一體的知識產權承接轉移模式,鼓勵高校在優勢學科領域牽頭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構建和運營專利池,推進知識產權打包許可和協同運用。同時,落實賦予高校知識產權管理運用自主權,完善職務發明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兼顧學校、院系、科研團隊、運營團隊各方利益的知識產權收益分配激勵機制。
該方案還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教育部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加強重大政策落實。在加強項目支持上,國家知識產權局遴選重點示范高校派駐知識產權專家;加強人才培養上,建立試點示范高校知識產權人才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和交流機制,面向試點示范高校建立高校知識產權專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