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日前召開的2019年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議獲悉,京津冀農業資源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果蔬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鹽堿地生態植被修復4個聯合實驗室已搭建完成,進一步完善了三地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為京津冀農業科技共建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以來,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積極整合區域內資金、人才、技術等科技資源,共投入近2400萬元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提升,積極推進京津冀聯合實驗室、分支聯盟以及區域創新團隊等不同層次的區域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完善建設了京津冀農業資源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果蔬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鹽堿地生態植被修復4個聯合實驗室,以及京津冀果樹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分支聯盟、創新團隊、創新基地等。
其中,“京津冀濱海鹽堿地生態植被修復聯合實驗室”在唐山市曹妃甸區開展大規模耐鹽植被生態修復試驗,為鹽堿地植被篩選應用和耐鹽苗木育種提供了簡單可行的技術方案。
此外,三地各級農業技術推廣、地市農牧局等政府部門對接合作也更加緊密,地市農科院及涉農企業在多個領域互惠合作,攜手打造了一批區域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