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建議重組長三角區域內各大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賦予其論證重大科技項目指南的職責,為建設長三角國際科創中心發揮引領作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楊華勇提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 發揮在長三角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的提案。

“長三角集聚了我國高等教育排名前九的五所高校,包括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代表了我國高校的一流水平,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應充分發揮高校在科研、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
-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的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孕育重大原始創新、推動學科發展、解決國際戰略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重要力量,與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要求相比,長三角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存在重大原創性成果偏少、世界一流領軍科學家不足、管理機制改革待深化等問題。
-
建議重組長三角區域內高校現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學科領域、行業發展、區域創新組建實驗室聯盟,協同開展共性重大科學問題和戰略方向的研究;強化與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協作,打通基礎研究與產業關鍵技術的通道,完成產業鏈整合,支撐產業創新。打破現有機制約束,統一調動人財物等創新資源,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間以及與國家其它重要研究機構之間的人才流動機制,提升學科交叉、資源共享、聯合攻關的能力。
-
應擴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自主權,放手讓優秀實驗室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補齊現有基礎研究不足的短板,在繼續支持基礎研究自由探索的同時強化目標和問題導向,完成與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等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