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生物制藥4.0峰會將在3月21-22日,上海虹橋萬豪酒店舉辦,本次會議聚焦AI技術的自動化管理,一次性使用系統在單抗、雙抗、ADC, PD-1, CAR-T,基因治療等熱門領域應用以及合同開發與生產外包(CDMO)商業模式,旨在打造生物藥行業的頂級峰會,為您帶來最新鮮的前沿咨訊,對政策的官方解讀和最熱門的投資機遇。會議主辦方博勘公司,致力于在組織極具專業性的高端峰會的同時,為參會嘉賓提供一個商務社交的平臺,促進交流,合作共贏,為推動中國乃至國際生物醫藥的發展貢獻力量。
會議背景:
“十三五”時期正是中國制藥企業走向全球化的關鍵時期,隨著生物藥市場的巨大潛力被發掘,生物制藥行業發展迅速。一次性使用技術的應用,AI技術和工業4.0技術結合,助力國內生物藥制造工廠從自動化向智能化邁進,與國際制藥市場接軌。
在合同外包產能向亞太轉移的大趨勢下,中國因政策的扶持、廣泛的需求、較低的成本和充沛的人力資源,相較于亞太其他國家有著絕對的競爭優勢。CDMO作為制藥行業分工細化的產物,因其較高的技術難度和嚴格的質控要求,形成了獨特的壁壘,是優質投資領域。以中國CDMO行業的高速發展態勢來看,2020年市場規模至少增長到500億。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將齊聚政府高層、CMO公司、制藥設備廠商、自動化軟件供應商和眾多生物藥企,新藥研發企業高層邀請行業領袖和相關專家各抒己見,解讀最新相關政策,探討未來發展方向,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國際生物藥領域的創新大潮。
會議亮點:
6+圓桌討論增加會議互動性;讓參會嘉賓更有參與感
雞尾酒/圓桌晚宴,制作個人桌牌,增加商務社交時間
20+展位
30+演講嘉賓
350+參會代表
部分發言嘉賓:
圓桌招募:
以下圓桌討論話題還在火熱招募中,歡迎有意向者致電咨詢,報名參與!
主旨圓桌討論:轉型亦有道
1. 企業投資數字技術或將成為必然!
未將數字化視為轉變戰略關鍵部分的公司或許應該重新考慮他們的計劃。領導者騰出資金投資數字技術,以改善客戶體驗、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內部效率、開發新的業務模式。這筆投資值不值?
2. 制藥“巨頭”不再是優勢,“小而美”逐漸成為趨勢?
優秀的領導者往往是堅強果斷的,他們能夠洞察先機,制定雄心勃勃的計劃來改變公司的發展軌跡,而不是坐以待斃或一味地等待外部轉機。制藥“巨頭”不再是優勢,“小而美”逐漸成為趨勢,然而這是否適合自己?或許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對公司現狀有一個清晰客觀的認識!
在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醫藥巨頭正向全球醫藥寡頭轉變,而且在公司業務結構上,寡頭們仍是綜合性大公司,但BMS卻與眾不同,相繼剝離了非藥品業務,并在企業戰略上逐漸往生物制藥公司轉型。BMS以堅定的信念走過轉型的這十年可以說是困難重重,而如今逐年攀升的利潤率以及公司輕便的結構證明了BMS十年前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BMS的成功轉型對于10年后相似經濟環境下的藥企有著什么樣的啟示呢
3. 投資數十億布局生物藥,會是傳統藥企的新出路嗎?初創生物藥企為何”豪門受寵”
2018伊始似乎進入了資本寒冬,然而生物醫藥行業前景被看好,很多年輕的生物醫藥企業在未獲得FDA批準進行臨床試驗之前就成功IPO。無論是出于對于生物制藥前景的看好,還是迫于業績壓力的轉型,傳統藥企業布局生物藥,都是一場全新的戰役。無論是賽諾菲對喜康的投資還是禮來與信達的結盟是否會讓資方和初創企業看到一個更明媚的未來?
4.Session A 圓桌討論: SUS設備的優勢和局限性
-一次性技術和可持續發展:量化環境影響
-如何控制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 供應商應提供哪些數據?
-如何解決與溶出物和析出物相關的工藝和患者安全隱患問題?
-一次性使用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發展前景
5.Session B 圓桌討論:MAH制度下的合同生產的商業模式
-建立保險公司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對MAH的制約制度
-歐美成熟合同外包模式參考
-MAH對藥品的有效性、可行性包括安全性是否有絕對的責任
-MAH制度下,藥品的質量如何保障
-CMO對終端客戶所帶來的價值
6.圓桌討論:新藥的研發與前沿生物技術
-國內抗體藥物產業如何突破瓶頸
-單抗、雙抗、ADC, PD-1等熱門靶點概述
-篩選腫瘤治療新靶點
--向患者提供優質藥品是創新的關鍵驅動力
聯系我們:
聯系人:朱靜(Mia)
電話: 021-64856566-621
Email: mia.zhu@bors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