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1月7日就“大學和企業如何更好地合作”表示,西湖大學將探索建立新型校企關系,并將在一個月內宣布“我們(建校后)做的第一件事”。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論壇之“全球動力:共筑健康夢想”世界健康科技創新論壇11月7日舉行。施一公在該論壇上表示,百年來大學和企業的合作關系一直在演繹,而處理校企關系,無論中外都仍基于過去的模式。
施一公表示,雖然世界各國大學不一樣,但大家都贊同的是,大學應是非營利性的,以培養人才為主;企業應是營利性的,不然會難以為繼。
“企業通過造福社會來營利”,施一公又表示,“大學和企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造福社會,只是過程中有點不一樣”,“我覺得應該有新型的校企關系出現”。
“實際上在西湖大學,我們在積極探討這種新型關系”,施一公說,“希望我們的大學教授可以很大程度上參與企業創新,但同時保證沒有利益沖突,也希望企業的高精尖的科學家能夠在大學里有兼職,同樣也不損害他在企業里的利益和企業的商業機密”。施一公認為,“能做到這點,需要雙方比較務實地達成一種共識”。
西湖大學正在實踐這樣的校企關系新模式,施一公透露,“大家會在一個月之內聽到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
今年10月成立的西湖大學是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