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脈和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北京部分居民家庭,開始采集水、空氣等跟家庭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數據。
10月10日,中脈和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技術人員走進北京部分居民家庭,開始采集水、空氣等跟家庭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數據。這預示著,涉及全國9大城市上千戶居民的大規模家庭生態健康指數調研活動進入實施階段。
在北京的一戶居民家里,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技術人員采集了3瓶清水后密封樣品瓶并放入保溫箱內低溫保存。隨后的2天內,技術人員會將樣品發回實驗室分析。據中脈相關負責人介紹,水質的檢測項目包括鉛(Pb)、亞硝酸鹽、氮、總硬度、氮、鋁、三氯甲烷、鐵、滅草松等。室內空氣測試項目則包括溫度、相對濕度、顆粒物PM2.5、甲醛、苯等。
技術人員在空氣采樣時避開了通風口,關閉了空調與新風系統,保持門窗密閉。采樣點離墻壁距離應大于0.5m,離門窗距離應大于1m;采樣點的高度與人的呼吸帶高度一致。PM2.5傳感器、甲醛測試儀、Tenax-Ta采樣管與QC-2雙氣路大氣采樣器̷̷現場檢測中,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技術人員用上了各種精密儀器,樣品采集時亦小心翼翼。據介紹,這些設備和要求都是為了保證后期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8月27日,“中國首部家庭生態健康指數報告”暨全國九大城市家庭室內生態指數免費檢測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10月份進入采樣階段后,技術人員將在9個重點城市近千戶家庭中采集樣品,再根據樣品進行最終數據測試并形成報告。2015年12月,中脈和清華大學將正式推出中國首部家庭生態環境健康報告。
對家庭室內空氣等多項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指標開展全國性、系統性的調查和檢測,在我國尚屬首次。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張寅平表示,希望通過入室的檢測和《家庭生態健康指數報告》的宣傳,進一步引發人們對家庭室內環境的重視和科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