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目承擔單位、項目首席科學家:
根據(j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專項經(jīng)費管理辦法》(財教[2006]159號)以及《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jīng)費管理辦法若干規(guī)定的通知》(財教[2011]434號,以下簡稱《通知》)的相關規(guī)定,現(xiàn)將本次973計劃預算書填報相關工作安排如下:
一、填報范圍
財政部已批復的973計劃2013及2014年新立項目前兩年經(jīng)費預算和2011年立項項目后三年經(jīng)費預算的項目(課題)(項目清單見附件)。
二、填報要求
1.各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項目首席科學家應協(xié)助項目承擔單位,結合項目總體任務安排,組織課題承擔單位開展課題預算書的填報工作,并負責課題預算書的審核工作和課題啟動后的管理與監(jiān)督。課題負責人應會同本單位財務部門,在學習掌握專項經(jīng)費管理相關內容的基礎上,認真填報課題預算書,確保填報內容詳實、準確。
2.課題承擔單位嚴格按照核批的預算內容進行填報,其中課題專項經(jīng)費按預算核批數(shù)填報,課題自籌經(jīng)費原則上按照課題預算申報時的資金承諾填報。
3.課題承擔單位需對課題預算安排中的支出內容及支出用途進行詳細說明。
4.課題預算書中列示的合作研究單位應與課題預算申報保持一致,并對合作研究相對應部分的任務分工及經(jīng)費分解內容做出詳細說明。
5. 項目承擔單位未按規(guī)定時間報送預算書,將影響該項目各課題經(jīng)費撥付。
三、填報程序
按照“自下而上,逐層匯審”原則組織課題預算書編報。
進入國家科技經(jīng)費預算申報管理中心,使用填報項目申請書的賬號登錄,并選擇973計劃進行填報。
課題填報完成后,通過填報系統(tǒng)提請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首席科學家審核、匯總(預審階段)。
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首席科學家負責課題任務分解、課題合作研究單位分工、課題預算支出內容、間接費用的分配及自籌經(jīng)費安排情況的審核匯總工作,審核匯總完成后,通過填報系統(tǒng)提請科技部審核(二審階段)。
科技部二審通過以后,課題承擔單位打印相關紙質預算書(一式五份),簽字蓋章完備后報送項目承擔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對課題紙質材料進行審核,并匯總打印項目材料(一式五份),按項目課題順序裝訂,簽字蓋章完備后報送科技部。
4.科技部對預算書進行審核并簽章,返還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課題)預算書一式三份(含課題承擔單位一份)。
四、時間安排
2014年2月10日前,項目承擔單位完成課題預算書網(wǎng)上審核,并網(wǎng)上提請科技部審核(不需要報送紙質材料)。
2014年2月18日前,科技部進行網(wǎng)上審核,項目承擔單位根據(jù)審核意見進行修改,并完成預算書的打印、裝訂及簽章工作。
2014年2月19日-21日,項目承擔單位完成預算書的報送工作。
五、其他事項
此項工作具體委托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管理
聯(lián)系電話:010-88231317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皂君廟乙7號
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973預算組 100081
軟件技術咨詢:科技部信息中心 010-88659000
附:973計劃填報預算書的項目清單
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
2014年1月21日
973計劃預算書填報項目清單 | |||
序號 |
項目(課題)編號 |
項目(課題)名稱 |
承擔單位 |
X1 |
2011CB403200 |
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功能與固碳潛力研究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 |
X2 |
2011CB933600 |
量子點標記技術研究病毒侵染過程及宿主應答 |
武漢大學 |
X3 |
2011CBA01100 |
非編碼RNA在干細胞命運調控中的功能及分子機制 |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 |
X4 |
2013CB917800 |
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新調控機制 |
中山大學 |
X5 |
2013CB947900 |
減數(shù)分裂機制及其異常導致不育患者生殖力的重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6 |
2013CBA01500 |
超強激光驅動粒子加速及其重要應用 |
上海交通大學 |
X7 |
2013CBA01600 |
與硅技術融合的石墨烯類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X8 |
2013CBA01700 |
波的衍射極限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X9 |
2013CBA01800 |
冰凍圈變化及其影響研究 |
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 |
X10 |
2013CBA01900 |
半導體相變存儲器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X11 |
2014CB046200 |
大型風力機的關鍵力學問題研究及設計實現(xiàn)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X12 |
2014CB046300 |
深部危險煤層無人采掘裝備關鍵基礎研究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X13 |
2014CB046400 |
大型飛機電液動力控制與作動系統(tǒng)新體系基礎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X14 |
2014CB046500 |
大型航空復合材料承力構件制造基礎 |
大連理工大學 |
X15 |
2014CB046600 |
新一代超大型運載火箭薄壁結構制造的科學問題 |
上海交通大學 |
X16 |
2014CB046700 |
高服役性能海洋動力定位裝備制造的基礎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 |
X17 |
2014CB046800 |
深海水下油氣輸送系統(tǒng)安全運行與風險控制 |
天津大學 |
X18 |
2014CB046900 |
深部復合地層圍巖與TBM的相互作用機理及安全控制 |
武漢大學 |
X19 |
2014CB047000 |
山區(qū)支線機場高填方變形和穩(wěn)定控制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X20 |
2014CB047100 |
重大巖體工程災害模擬、軟件及預警方法基礎研究 |
大連理工大學 |
X21 |
2014CB049000 |
計及缺陷敏感性的網(wǎng)格加筋筒殼結構輕量化設計理論與方法 |
大連理工大學 |
X22 |
2014CB049100 |
高速鐵路軟土路基長期運營沉降與環(huán)境振動控制 |
同濟大學 |
X23 |
2014CB138100 |
小麥產量和品質性狀的全基因組選擇研究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 |
X24 |
2014CB138200 |
玉米產量和品質性狀全基因組選擇育種的基礎研究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X25 |
2014CB138300 |
食用菌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分子機理及調控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 |
X26 |
2014CB138400 |
農作物重要病毒病昆蟲傳播與致害的生物學基礎 |
北京大學 |
X27 |
2014CB138500 |
豬繁殖力的生理學及相關遺傳調控機理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X28 |
2014CB138600 |
養(yǎng)殖魚類蛋白質高效利用的調控機制 |
中國海洋大學 |
X29 |
2014CB138700 |
重要牧草、鄉(xiāng)土草抗逆優(yōu)質高產的生物學基礎 |
蘭州大學 |
X30 |
2014CB138800 |
天然草原生產力的調控機制與途徑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
X31 |
2014CB147200 |
芽麥對品質的影響及抗穗發(fā)芽小麥材料全基因組選育 |
四川農業(yè)大學 |
X32 |
2014CB147300 |
玉米葉型建成分子機理研究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X33 |
2014CB238900 |
煤中有害元素分布富集機理及環(huán)境污染防治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X34 |
2014CB239000 |
中國陸相致密油(頁巖油)形成機理與富集規(guī)律 |
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 |
X35 |
2014CB239100 |
中國東部古近系陸相頁巖油富集機理與分布規(guī)律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X36 |
2014CB239200 |
超臨界二氧化碳強化頁巖氣高效開發(fā)基礎 |
武漢大學 |
X37 |
2014CB239300 |
基于半導體人工光合成的二氧化碳能源化研究 |
天津大學 |
X38 |
2014CB239400 |
人工光合成太陽能燃料的基礎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X39 |
2014CB239500 |
大容量直流電纜輸電和管道輸電關鍵基礎研究 |
清華大學 |
X40 |
2014CB239600 |
微型能源動力系統(tǒng)的科學問題 |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X41 |
2014CB239700 |
基于超級電容器的大容量儲能體系及其應用 |
上海交通大學 |
X42 |
2014CB247400 |
柔性直流輸電換流器安全運行裕度的基礎研究 |
浙江大學 |
X43 |
2014CB247500 |
燃氣輪機高效清潔柔和燃燒機理及燃燒室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X44 |
2014CB339800 |
新型太赫茲源、接收器和其它關鍵功能器件及其應用 |
南京大學 |
X45 |
2014CB339900 |
無線接入網(wǎng)高能效微波集成器件理論及實現(xiàn)機理 |
北京郵電大學 |
X46 |
2014CB340000 |
基于光子軌道角動量(OAM)的新型通信體制研究 |
中山大學 |
X47 |
2014CB340100 |
多維復用光纖通信基礎研究 |
天津大學 |
X48 |
2014CB340200 |
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等離子鞘套信息傳輸理論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X49 |
2014CB340300 |
網(wǎng)絡信息空間大數(shù)據(jù)計算理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X50 |
2014CB340400 |
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計算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X51 |
2014CB340500 |
面向三元空間的互聯(lián)網(wǎng)中文信息處理理論與方法 |
清華大學 |
X52 |
2014CB340600 |
云計算安全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 |
X53 |
2014CB340700 |
安全攸關軟件系統(tǒng)的構造與質量保障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
X54 |
2014CB347600 |
大規(guī)模異質數(shù)據(jù)分析、挖掘與管理 |
南京理工大學 |
X55 |
2014CB347700 |
基于情境的安全攸關軟件的構造方法與運行機理研究 |
北京大學 |
X56 |
2014CB347800 |
軟件定義的云數(shù)據(jù)中心網(wǎng)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
清華大學 |
X57 |
2014CB440800 |
新疆北部古弧盆體系成礦機理 |
新疆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
X58 |
2014CB440900 |
華南大規(guī)模低溫成礦作用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X59 |
2014CB441000 |
東南丘陵區(qū)紅壤酸化過程與調控原理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X60 |
2014CB441100 |
土壤復合有機污染特征、界面行為及修復技術原理 |
浙江大學 |
X61 |
2014CB441200 |
大氣污染物的理化特征及其與氣候系統(tǒng)相互作用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X62 |
2014CB441300 |
年代際尺度上全球和中國大氣成分與氣候的變化及其相互作用 |
清華大學 |
X63 |
2014CB441400 |
雷電重大災害天氣系統(tǒng)的動力-微物理-電過程和成災機理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X64 |
2014CB441500 |
南海陸坡生態(tài)系統(tǒng)動力學與生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
上海交通大學 |
X65 |
2014CB447900 |
城市邊界層理化結構與成霾交互作用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X66 |
2014CB448000 |
西天山石炭-二疊紀構造演化與淺成低溫成礦系統(tǒng)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 |
X67 |
2014CB541600 |
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發(fā)展機制及其防治的基礎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 |
X68 |
2014CB541700 |
單基因遺傳性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浙江大學 |
X69 |
2014CB541800 |
強直性脊柱炎發(fā)生機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 |
X70 |
2014CB541900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發(fā)病機理解析和診治新策略硏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X71 |
2014CB542000 |
腫瘤異質性演化機制與個體治療策略的生物學研究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X72 |
2014CB542100 |
腫瘤免疫逃逸新機制和免疫治療新途徑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浙江大學 |
X73 |
2014CB542200 |
周圍神經(jīng)損傷及修復后神經(jīng)再生與中樞神經(jīng)重塑的機制研究 |
北京大學 |
X74 |
2014CB542300 |
循環(huán)miRNA生物學功能及臨床應用 |
南京大學 |
X75 |
2014CB542400 |
基于內皮細胞應激的糖尿病繼發(fā)血管病變的早期關鍵機理與干預策略的研究 |
中南大學 |
X76 |
2014CB542500 |
慢性病毒感染的體液應答機制及功能重塑 |
清華大學 |
X77 |
2014CB542600 |
動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 |
北京大學 |
X78 |
2014CB542700 |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調控病毒復制及宿主免疫應答的機制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X79 |
2014CB542800 |
新發(fā)、再發(fā)傳染病病原體的結構研究 |
南開大學 |
X80 |
2014CB542900 |
中醫(yī)證候臨床辨證的基礎研究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
X81 |
2014CB543100 |
腧穴配伍方案優(yōu)選及效應影響因素研究 |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
X82 |
2014CB543200 |
腧穴配伍效應規(guī)律及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 |
X83 |
2014CB548100 |
表觀遺傳調控的中央杏仁核GABA神經(jīng)環(huán)路與慢性神經(jīng)痛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84 |
2014CB548200 |
外周神經(jīng)損傷引起中樞可塑性改變的能量代謝機制 |
西安交通大學 |
X85 |
2014CB643300 |
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X86 |
2014CB643400 |
戰(zhàn)略有色金屬非傳統(tǒng)資源清潔高效提取的基礎研究 |
中南大學 |
X87 |
2014CB643500 |
高效有機/聚合物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 |
華南理工大學 |
X88 |
2014CB643600 |
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和纖維材料制備中的結構與性能調控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X89 |
2014CB643700 |
資源節(jié)約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設計和可控制備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X90 |
2014CB643800 |
新型高性能稀土發(fā)光材料的科學基礎及應用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X91 |
2014CB643900 |
2.8-4.0微米室溫高性能半導體激光器材料和器件制備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X92 |
2014CB644000 |
集成高通量實驗與計算的鈦合金快速設計 |
中南大學 |
X93 |
2014CB648300 |
可印刷塑料電子材料及其大面積柔性器件相關基礎研究 |
南京郵電大學 |
X94 |
2014CB648400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制備研究 |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
X95 |
2014CB744200 |
深空探測高精度天文測角測速組合自主導航基礎研究 |
上海衛(wèi)星工程研究所 |
X96 |
2014CB744300 |
油頁巖高效油氣煉制與過程節(jié)能科學基礎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X97 |
2014CB744400 |
基于空間微生物變異規(guī)律探索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
X98 |
2014CB744500 |
基于影像實時動態(tài)多元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精準診療關鍵技術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 |
X99 |
2014CB744600 |
基于生物、心理多模態(tài)信息的潛在抑郁風險預警理論與生物傳感關鍵技術研究 |
蘭州大學 |
X100 |
2014CB744700 |
黃土重大災害及災害鏈的發(fā)生、演化機制與防控理論 |
長安大學 |
X101 |
2014CB744800 |
大型客機減阻機理和方法研究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X102 |
2014CB745000 |
南海關鍵島嶼周邊多尺度海洋動力過程研究 |
中國海洋大學 |
X103 |
2014CB745100 |
微生物多細胞體系的設計與合成 |
天津大學 |
X104 |
2014CB745200 |
合成生物器件干預膀胱癌的基礎研究 |
深圳大學 |
X105 |
2014CB748500 |
廢水中污染物強化傳遞分離的關鍵問題 |
華東理工大學 |
X106 |
2014CB748600 |
視網(wǎng)膜多模態(tài)醫(y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
蘇州大學 |
X107 |
2014CB845300 |
不確定信息下多體導航與控制的系統(tǒng)理論和數(shù)學基礎 |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
X108 |
2014CB845400 |
高溫高密核物質形態(tài)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X109 |
2014CB845500 |
強流高功率離子加速器物理及技術先導研究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X110 |
2014CB845600 |
團簇多級結構的構筑與功能調控 |
廈門大學 |
X111 |
2014CB845700 |
基于LAMOST大科學裝置的銀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體證認 |
北京大學 |
X112 |
2014CB845800 |
伽瑪射線暴與相關前沿物理研究 |
南京大學 |
X113 |
2014CB845900 |
核幔耦合作用與亞年代至世紀尺度地球自轉及磁場變化關系研究 |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X114 |
2014CB846000 |
光電子調控礦物與微生物協(xié)同作用機制及其環(huán)境效應研究 |
北京大學 |
X115 |
2014CB846100 |
學習行為發(fā)生、發(fā)展及異常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研究 |
北京師范大學 |
X116 |
2014CB848700 |
自旋及其復合系統(tǒng)的量子操縱與相干集成研究 |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
X117 |
2014CB848800 |
分子鐵電多功能存儲材料的前沿交叉研究 |
東南大學 |
X118 |
2014CB848900 |
光催化體系表界面電子態(tài)的耦合與演化規(guī)律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119 |
2014CB910100 |
先天免疫相關蛋白質復合物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
清華大學 |
X120 |
2014CB910200 |
神經(jīng)生長與信息傳遞重要蛋白質復合體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yī)學中心 |
X121 |
2014CB910300 |
重要新型膜離子通道門控和調節(jié)機制的結構基礎 |
上海交通大學 |
X122 |
2014CB910400 |
蛋白質復合體和膜蛋白結構生物學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X123 |
2014CB910500 |
mTOR調控網(wǎng)絡在衰老及其相關代謝疾病發(fā)生進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 |
中南大學 |
X124 |
2014CB910600 |
腫瘤代謝異常的關鍵蛋白質作用機制及其分子調控網(wǎng)絡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125 |
2014CB910700 |
復雜生物大分子復合體的低溫電鏡高分辨三維重構及功能研究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X126 |
2014CB910800 |
NOD樣受體的免疫生物學及其相關疾病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127 |
2014CB920900 |
新型低維體系量子輸運和拓撲態(tài)的研究 |
北京大學 |
X128 |
2014CB921000 |
過渡金屬氧化物異質結在多場調控下的新奇物性及器件研究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X129 |
2014CB921100 |
低維磁性耦合體系的新物性及多場調控 |
南京大學 |
X130 |
2014CB921200 |
多重量子相干器件制備、表征及外場調控 |
浙江大學 |
X131 |
2014CB921300 |
新型高品質微腔中的光子與電子態(tài)耦合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X132 |
2014CB921400 |
固體量子計算的器件物理基礎 |
清華大學 |
X133 |
2014CB921500 |
高軌道d電子體系的高壓研制與強自旋-軌道耦合研究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X134 |
2014CB921600 |
能谷-自旋耦合量子態(tài)的光電作用機理和操控研究 |
復旦大學 |
X135 |
2014CB931700 |
液相激光熔蝕及在若干光電納米材料制備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中山大學 |
X136 |
2014CB931800 |
密閉艙室環(huán)境安全保障納米復合材料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X137 |
2014CB931900 |
核酸藥物高效納米載藥系統(tǒng)的研究 |
浙江大學 |
X138 |
2014CB932000 |
典型人工納米材料的水環(huán)境過程、生物效應及其調控研究 |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
X139 |
2014CB932100 |
納米插層材料功能組裝與鹽湖鎂資源有效利用 |
北京化工大學 |
X140 |
2014CB932200 |
利用納米材料與技術提高農藥有效性與安全性的基礎研究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所 |
X141 |
2014CB932300 |
二次鋰空氣電池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納米材料的設計與調控 |
南京大學 |
X142 |
2014CB932400 |
微納超結構碳材料的設計制備及高效能量轉換與存儲研究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X143 |
2014CB932500 |
二維原子晶體界面科學與器件基礎 |
北京大學 |
X144 |
2014CB932600 |
有機納米聚集體界面分子取向調控及光電器件應用基礎研究 |
蘇州大學 |
X145 |
2014CB932700 |
合成氣轉化制備優(yōu)質液體燃料的高效金屬納米催化劑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X146 |
2014CB942800 |
神經(jīng)元遷移、形態(tài)發(fā)生和微環(huán)路形成的調控機制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 |
X147 |
2014CB942900 |
脊柱發(fā)育與穩(wěn)態(tài)維持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 |
X148 |
2014CB943000 |
聽覺微環(huán)路障礙形成的遺傳和分子機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
X149 |
2014CB943100 <, /TD> |
精子發(fā)生與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X150 |
2014CB943200 |
決定卵母細胞質量的分子機制 |
南京醫(yī)科大學 |
X151 |
2014CB943300 |
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對女性生殖功能的影響及分子機制 |
上海交通大學 |
X152 |
2014CB943400 |
植物胚胎及種子發(fā)育的機理研究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X153 |
2014CB943500 |
葉片發(fā)育極性建成的調控網(wǎng)絡研究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 |
X154 |
2014CB943600 |
淋巴細胞發(fā)育中的基因轉錄后調節(jié)網(wǎng)絡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X155 |
2014CB953700 |
大氣物質沉降對海洋氮循環(huán)與初級生產過程的影響及其氣候效應 |
中國海洋大學 |
X156 |
2014CB953800 |
我國活性氮源及其對空氣質量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機理研究 |
南京師范大學 |
X157 |
2014CB953900 |
全球變化背景下南海及周邊地區(qū)春夏氣候變異特征和機理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反饋作用 |
中山大學 |
X158 |
2014CB954000 |
土壤系統(tǒng)碳動態(tài)、機制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
北京大學 |
X159 |
2014CB954100 |
西南山地典型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多樣性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X160 |
2014CB954200 |
亞歐內陸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特征與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 |
X161 |
2014CB954300 |
全球變化與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耦合模型及調控對策 |
北京師范大學 |
X162 |
2014CB954400 |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活性氮循環(huán)機制及其環(huán)境效應研究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 |
X163 |
2014CB954500 |
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大氣[CO2]升高的高應答機制及其可持續(xù)性研究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X164 |
2014CB964600 |
成體神經(jīng)干細胞的命運決定機制與功能研究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X165 |
2014CB964700 |
多能干細胞向中胚層細胞分化的機制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X166 |
2014CB964800 |
單倍體干細胞的建立、維持和應用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X167 |
2014CB964900 |
細胞命運維持與轉化的表觀遺傳調控作用與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 |
X168 |
2014CB965000 |
誘導性前腦神經(jīng)祖細胞體內微環(huán)境的組分解析、條件優(yōu)化和功能模擬 |
同濟大學 |
X169 |
2014CB965100 |
人胚胎干細胞衍生細胞治療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浙江大學 |
X170 |
2014CB965200 |
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的表觀遺傳調控研究 |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