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珠海市人民醫院獲悉,代表檢驗學最高水平的“國家863重大計劃臨床研究實驗室”落戶珠海,該院成為珠海首家擁有檢驗"863"項目的醫院,隨著生物和醫療技術領域體外診斷技術國產化,老百姓將享受更低價的醫療費用,“看病貴”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據該項目負責人、珠海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唐發清介紹,“國家863重大計劃臨床研究實驗室”將承接我國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生物和醫療技術領域體外診斷技術產品開發重大項目的實驗。
體外診斷是指將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從人體中取出后進行檢測進而進行診斷,是相對于體內診斷而言。據悉,臨床診斷信息有80%左右來自體外診斷,而其費用約占醫療費用的20%左右。在疾病診斷和治療、疾病早期發現和預防以及國民健康促進中發揮重要作用。體外診斷產品被認為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食品、環保、司法、口岸防疫等領域,檢測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儀器和試劑。
不過,目前目前應用于體外診斷的儀器和試劑,在某些領域90%都要依靠國外進口,尤其針對一些尖端醫療診斷領域,幾乎全部需要國外進口。這種情況一方面制約了我國體外診斷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檢查、診療的費用,成為導致“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發清表示,希望在“十二五”之后,實驗室可突破一批體外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的重大關鍵技術,實現一些高端的診斷產品能夠實現部分的國產化替代,大幅度的降低臨床診斷方面的費用,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