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863計劃臨床研究實驗室”將承接我國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生物和醫療技術領域體外診斷技術產品開發重大項目的試驗,突破一批體外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的重大關鍵技術,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產品,在臨床檢驗設備、試劑、原輔料、監測、推廣方面提升行業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提高體外診斷產品在高端市場上的國產化率。
項目負責人、天津市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張鵬說,這種轉化平臺的建立將吸引國內眾多的高新民營企業到來。我們有信心把國內生物醫藥公司生產出來的原創的一些產品進行國際比對,按照國際標準,使它能夠達到真正用到病人身上、符合國家標準。
體外診斷是指將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從人體中取出后進行檢測進而進行診斷,是相對于體內診斷而言。臨床診斷信息有80%左右來自體外診斷,而其費用約占醫療費用的20%左右。在疾病診斷和治療、疾病早期發現和預防以及國民健康促進中發揮重要作用。
體外診斷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食品、環保、司法、口岸防疫等領域,在監測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儀器和試劑。而目前應用于體外診斷的儀器和試劑,在某些領域90%都要依靠國外進口,尤其針對一些尖端醫療診斷領域,幾乎全部需要國外進口。
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政策協調處處長邱宏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到“十二五”結束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實現一些高端的診斷產品能夠實現部分的國產化替代,大幅度的降低臨床診斷方面的費用,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