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財教[2006]159號)“973計劃項目進行中期評估時,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組織專家或委托中介機構對專項經費的使用和管理進行專項財務檢查或評估。專項財務檢查或評估的結果,作為調整項目(課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jù)”的相關規(guī)定,為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973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現(xiàn)將973計劃2010年度立項項目中期財務檢查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中期財務檢查范圍
2010年度立項的973計劃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中期檢查項目清單 | ||||
序號 |
項目(課題)編號 |
項目(課題)名稱 |
承擔單位 |
項目(課題)負責人 |
X1 |
2010CB125900 |
主要農作物核心種質重要農藝性狀單元型區(qū)段及互作研究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張學勇 |
X2 |
2010CB126000 |
棉花纖維品質功能基因組研究及優(yōu)質高產新品種的分子改良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喻樹迅 |
X3 |
2010CB126100 |
分子靶標導向的綠色化學農藥創(chuàng)新研究 |
華東理工大學 |
錢旭紅 |
X4 |
2010CB126200 |
稻飛虱災變機理及可持續(xù)治理的基礎研究 |
浙江大學 |
婁永根 |
X5 |
2010CB126300 |
重要養(yǎng)殖魚類功能基因組和分子設計育種的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桂建芳 |
X6 |
2010CB126400 |
養(yǎng)殖貝類重要經濟性狀的分子解析與設計育種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張國范 |
X7 |
2010CB126500 |
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 |
北京大學 |
王憶平 |
X8 |
2010CB126600 |
重要熱帶作物木薯品種改良的基礎研究 |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 |
彭明 |
X9 |
2010CB226700 |
深井復雜地層安全高效鉆井基礎研究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李根生 |
X10 |
2010CB226800 |
煤炭深部開采中的動力災害機理與防治基礎研究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姜耀東 |
X11 |
2010CB226900 |
重油梯級分離與高效轉化的基礎研究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鮑曉軍 |
X12 |
2010CB227000 |
煤等含碳固體原料大規(guī)模高效清潔氣化的基礎研究 |
華東理工大學 |
王輔臣 |
X13 |
2010CB227100 |
高效規(guī)模化太陽能熱發(fā)電的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
黃湘 |
X14 |
2010CB227200 |
大規(guī)模高效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的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張華民 |
X15 |
2010CB227300 |
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冷熱電聯(lián)供系統(tǒng)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金紅光 |
X16 |
2010CB327400 |
硅基毫米波亞毫米波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的基礎研究 |
東南大學 |
洪偉 |
X17 |
2010CB327500 |
超高頻、大功率化合物半導體器件與集成技術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劉新宇 |
X18 |
2010CB327600 |
新型光電子器件中的異質兼容集成與功能微結構體系基礎研究 |
北京郵電大學 |
任曉敏 |
X19 |
2010CB327700 |
新型微顯示和場發(fā)射平板顯示高品質化及應用的基礎研究 |
中山大學 |
許寧生 |
X20 |
2010CB327800 |
新一代光纖智能傳感網與關鍵器件基礎研究 |
天津大學 |
劉鐵根 |
X21 |
2010CB327900 |
數(shù)字媒體理解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李波 |
X22 |
2010CB328000 |
現(xiàn)代設計大型應用軟件的可信性研究 |
清華大學 |
孫家廣 |
X23 |
2010CB328100 |
信息服務的模型與機理研究 |
同濟大學 |
蔣昌俊 |
X24 |
2010CB328200 |
Pbit/s級可控管光網絡基礎研究 |
北京大學 |
陳章淵 |
X25 |
2010CB328300 |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余少華 |
X26 |
2010CB428400 |
氣候變化對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陸地水循環(huán)與水資源安全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夏軍 |
X27 |
2010CB428500 |
我國東部沿海城市帶的氣候效應及對策研究 |
南京大學 |
楊修群 |
X28 |
2010CB428600 |
平流層大氣基本過程及其在東亞氣候與天氣變化中的作用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呂達仁 |
X29 |
2010CB428700 |
我國近海藻華災害演變機制與生態(tài)安全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周名江 |
X30 |
2010CB428800 |
華北平原地下水演變機制與調控 |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 |
石建省 |
X31 |
2010CB428900 |
我國陸架海生態(tài)環(huán)境演變過程、機制及未來變化趨勢預測 |
中國海洋大學 |
趙美訓 |
X32 |
2010CB429000 |
重大水利工程影響下長江口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安全 |
河海大學 |
王超 |
X33 |
2010CB529100 |
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病的免疫學機制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 |
北京大學 |
栗占國 |
X34 |
2010CB529200 |
基于系統(tǒng)生物醫(yī)學基礎的白血病臨床轉化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
韓澤廣 |
X35 |
2010CB529300 |
胃癌新標志物的篩選及其預警和早診作用的大規(guī)模人群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 |
樊代明 |
X36 |
2010CB529400 |
腫瘤干細胞在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 |
卞修武 |
X37 |
2010CB529500 |
先天性心臟病形成、發(fā)展和干預的基礎研究 |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
胡盛壽 |
X38 |
2010CB529600 |
精神分裂癥遺傳發(fā)育問題的臨床基礎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賀林 |
X39 |
2010CB529700 |
炎癥過程中細胞間相互作用的信號轉導機制及其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耿建國 |
X40 |
2010CB529800 |
我國特有產毒動物多肽毒素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
湖南師范大學 |
梁宋平 |
X41 |
2010CB529900 |
基因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 |
四川大學 |
魏于全 |
X42 |
2010CB530000 |
我國重要食源性寄生蟲病的發(fā)病機制及防治研究 |
中山大學 |
余新炳 |
X43 |
2010CB530100 |
重要病毒的入侵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
胡勤學 |
X44 |
2010CB530200 |
重要人獸共患胞內寄生菌病流行特征及病原致病機制研究 |
石河子大學 |
陳創(chuàng)夫 |
X45 |
2010CB530300 |
利用遺傳地理時空模型預測H5N1禽流感病毒的傳播及控制策略研究 |
清華大學 |
徐冰 |
X46 |
2010CB530400 |
基于“腎藏精”的臟象理論基礎研究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
王擁軍 |
X47 |
2010CB530500 |
經脈體表特異性聯(lián)系的生物學機制及針刺手法量效關系的研究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許能貴 |
X48 |
2010CB530600 |
以量-效關系為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
仝小林 |
X49 |
2010CB630700 |
光電功能晶體的結構、性能和制備過程研究 |
南京大學 |
王牧 |
X50 |
2010CB630800 |
高性能鋼的組織調控理論與技術基礎研究 |
鋼鐵研究總院 |
董瀚 |
X51 |
2010CB630900 |
微生物冶金過程強化的基礎研究 |
中南大學 |
邱冠周 |
X52 |
2010CB631000 |
介觀尺度材料特性與服役行為表征的基礎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學 |
孫軍 |
X53 |
2010CB631100 |
先進復合材料空天應用技術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
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益小蘇 |
X54 |
2010CB631200 |
高溫合金材料設計與制備的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孫曉峰 |
X55 |
2010CB631300 |
新型高容量儲氫材料的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
華南理工大學 |
朱敏 |
X56 |
2010CB731400 |
混合網絡下社會集群行為感知與規(guī)律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張文軍 |
X57 |
2010CB731500 |
重大工程地質災害的預測理論及數(shù)值分析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李世海 |
X58 |
2010CB731600 |
空間飛行器長壽命關鍵構件制備與服役中的基礎問題 |
燕山大學 |
劉日平 |
X59 |
2010CB731700 |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輕合金大型復雜結構件制造的基礎研究 |
中南大學 |
李曉謙 |
X60 |
2010CB731800 |
復雜條件下飛行器進近可視導航的基礎理論研究 |
清華大學 |
戴瓊海 |
X61 |
2010CB731900 |
稀疏微波成像的理論、體制和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
吳一戎 |
X62 |
2010CB732000 |
深部重大工程災害的孕育演化機制與動態(tài)調控理論 |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馮夏庭 |
X63 |
2010CB732100 |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礎理論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學 |
張頂立 |
X64 |
2010CB732200 |
生物質轉化為高值化材料的基礎科學問題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孫潤倉 |
X65 |
2010CB732300 |
清潔能源生產和環(huán)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應用的基礎研究 |
華東理工大學 |
盧冠忠 |
X66 |
2010CB732400 |
仿生分子識別技術在生物醫(yī)學應用的基礎研究 |
南京大學 |
鞠熀先 |
X67 |
2010CB732500 |
現(xiàn)代醫(yī)學成像與高維圖像分析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陳武凡 |
X68 |
2010CB732600 |
心腦血管易損斑塊的高分辨成像識別與風險評估預警體系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張元亭 |
X69 |
2010CB734100 |
民機駕駛艙人機工效綜合仿真理論與方法研究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陳迎春 |
X70 |
2010CB832700 |
復雜裝備研發(fā)數(shù)字化工具中的計算力學和多場耦合若干前沿問題 |
大連理工大學 |
張洪武 |
X71 |
2010CB832800 |
基于精密測量物理的引力及相關物理規(guī)律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 |
羅俊 |
X72 |
2010CB832900 |
高能離子束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微觀機理研究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肖國青 |
X73 |
2010CB833000 |
暗物質暗能量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預研 |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吳岳良 |
X74 |
2010CB833100 |
中國先進研究堆中子束應用關鍵技術及若干科學問題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
陳東風 |
X75 |
2010CB833200 |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馬大為 |
X76 |
2010CB833300 |
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學基礎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丁奎嶺 |
X77 |
2010CB833400 |
晚新生代以來我國季風-干旱環(huán)境耦合系統(tǒng)演變的動力學研究 |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 |
安芷生 |
X78 |
2010CB833500 |
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氮-水通量的相互關系及其環(huán)境影響機制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于貴瑞 |
X79 |
2010CB833600 |
抗體-抗原分子識別的結構基礎和功能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 |
郭亞軍 |
X80 |
2010CB833700 |
生物膜動態(tài)變化的分子機理與功能研究 |
清華大學 |
陳曄光 |
X81 |
2010CB833800 |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理生態(tài)效應及其生物合成機制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張偲 |
X82 |
2010CB833900 |
攻擊與親和行為的機理和異常-多學科多層次交叉研究 |
北京大學 |
饒毅 |
X83 |
2010CB834200 |
重離子治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張紅 |
X84 |
2010CB834300 |
基于上海光源針對重大疾病醫(yī)學影像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徐學敏 |
X85 |
2010CB911800 |
細胞抗病毒先天免疫相關蛋白的生物學研究 |
武漢大學 |
郭德銀 |
X86 |
2010CB911900 |
免疫相關重要蛋白質的生物學研究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
張學敏 |
X87 |
2010CB912000 |
神經元信息感受重要蛋白質膜轉運的結構基礎、調控及功能研究 |
浙江大學 |
羅建紅 |
X88 |
2010CB912100 |
細胞生長調控的重要蛋白質群的功能與作用機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李林 |
X89 |
2010CB912200 |
基因組穩(wěn)定性和細胞周期調控相關蛋白質群的功能及作用機制研究 |
北京大學 |
尹玉新 |
X90 |
2010CB912300 |
基于基因密碼子擴展的蛋白質標記新方法 |
北京大學 |
周德敏 |
X91 |
2010CB912400 |
基于冷凍電子顯微鏡學的生物大分子的高時空分辨率的結構和功能研究 |
清華大學 |
高海嘯 |
X92 |
2010CB912500 |
細胞膜重要脂質代謝產物對重大疾病病理生理過程的調控 |
北京大學 |
朱毅 |
X93 |
2010CB912600 |
內源性代謝產物硫化氫與介導心臟生理與病理機制的蛋白質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機制 |
復旦大學 |
朱依諄 |
X94 |
2010CB912700 |
蛋白質組海量質譜數(shù)據(jù)的解析及其在人類基因組注釋中的應用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劉斯奇 |
X95 |
2010CB912800 |
惡性腫瘤非編碼RNA相關蛋白的功能網絡與調控機制的研究 |
中山大學 |
宋爾衛(wèi) |
X96 |
2010CB922900 |
囚禁離子、原子體系的精密調控及在量子頻標上的應用 |
清華大學 |
王力軍 |
X97 |
2010CB923000 |
新型量子功能體系的物性表征及其材料探索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丁洪 |
X98 |
2010CB923100 |
基于光場量子態(tài)的量子信息研究 |
山西大學 |
王海 |
X99 |
2010CB923200 |
固體系統(tǒng)中光與物質強耦合作用的量子調控研究 |
中山大學 |
王雪華 |
X100 |
2010CB923300 |
基于分子和分子體系的量子調控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羅毅 |
X101 |
2010CB923400 |
低維自旋體系的量子效應及其調控 |
南京大學 |
丁海峰 |
X102 |
2010CB933500 |
納米材料與技術在水中污染物選擇性消除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趙進才 |
X103 |
2010CB933600 |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在水污染物檢測與治理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逯樂慧 |
X104 |
2010CB933700 |
基于納米材料的太陽能光伏轉換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戴寧 |
X105 |
2010CB933800 |
新型微納結構硅材料及其廣譜高效太陽能電池研究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李晉閩 |
X106 |
2010CB933900 |
應用納米技術解決胃癌預警與早期診斷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上海交通大學 |
崔大祥 |
X107 |
2010CB934000 |
基于納米技術的藥物新劑型改善腫瘤治療效果的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
李亞平 |
X108 |
2010CB934100 |
光子束超衍射納米加工技術與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段宣明 |
X109 |
2010CB934200 |
納米結構電荷俘獲材料及高密度多值存儲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張滿紅 |
X110 |
2010CB934300 |
相變存儲器規(guī)模制造技術關鍵基礎問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劉波 |
X111 |
2010CB934400 |
納米磁性自旋存儲器和半導體硅量子點存儲器的研制及其器件物理研究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季明華 |
X112 |
2010CB934500 |
納米結構的新型同步輻射表征技術及若干關鍵科學問題的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徐洪杰 |
X113 |
2010CB934600 |
新型納米復合磁性材料及其應用的關鍵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張志東 |
X114 |
2010CB934700 |
仿生輕質高強納米復合結構材料的可控制備與性能研究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俞書宏 |
X115 |
2010CB944800 |
牙發(fā)生發(fā)育分子機理及牙齒再生研究 |
四川大學 |
田衛(wèi)東 |
X116 |
2010CB944900 |
胚胎發(fā)育的核小體重排和染色質重塑 |
同濟大學 |
江賜忠 |
X117 |
2010CB945000 |
卵巢衰老及相關重大疾病的發(fā)生機理 |
南開大學 |
韓際宏 |
X118 |
2010CB945100 |
卵巢早衰的分子機制及其生物標記的研究 |
南京大學 |
徐瓔 |
X119 |
2010CB945200 |
基于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的若干重大疾病模型與機理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 |
金穎 |
X120 |
2010CB945300 |
胸腺與免疫細胞發(fā)育的分子調控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趙勇 |
X121 |
2010CB945400 |
干細胞向生殖細胞誘導分化的調控機理及應用性研究 |
中山大學 |
松陽洲 |
X122 |
2010CB945500 |
組織干細胞識別、譜系重編程和示蹤研究 |
復旦大學 |
朱劍虹 |
X123 |
2010CB945600 |
組織干細胞的干性維持、分化控制和免疫調節(jié)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時玉舫 |
X124 |
2010CB950100 |
過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機制及其影響研究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葛全勝 |
X125 |
2010CB950200 |
末次盛冰期以來我國氣候環(huán)境變化及干旱-半干旱區(qū)人類的影響與適應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郭正堂 |
X126 |
2010CB950300 |
南大洋-印度洋海氣過程對東亞及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喬方利 |
X127 |
2010CB950400 |
亞洲區(qū)域海陸氣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李建平 |
X128 |
2010CB950500 |
基于CMIP5多模式模擬試驗的氣候變化集合預估和歸因分析研究 |
北京師范大學 |
董文杰 |
X129 |
2010CB950600 |
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源匯特征及其全球意義 |
北京大學 |
方精云 |
X130 |
2010CB950700 |
全球不同區(qū)域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源匯演變驅動機制與優(yōu)化計算研究 |
南京大學 |
陳鏡明 |
X131 |
2010CB950800 |
多尺度氣溶膠綜合觀測和時空分布規(guī)律研究 |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
顧行發(fā) |
X132 |
2010CB950900 |
大尺度土地利用變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劉紀遠 |
X133 |
2010CB951000 |
氣候變化對西北干旱區(qū)水循環(huán)影響機理與水資源安全研究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 |
陳亞寧 |
X134 |
2010CB951100 |
氣候變化對黃淮海地區(qū)水循環(huán)的影響機理和水資源安全評估 |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張建云 |
X135 |
2010CB951200 |
我國典型海岸帶系統(tǒng)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脆弱性評估研究 |
華東師范大學 |
丁平興 |
X136 |
2010CB951300 |
全球變化影響下我國主要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脆弱性與適應性研究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周廣勝 |
X137 |
2010CB951400 |
北半球冰凍圈變化及其對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與適應對策 |
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 |
王寧練 |
X138 |
2010CB951500 |
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tǒng)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 |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 |
唐華俊 |
X139 |
2010CB951600 |
全球氣候變化數(shù)據(jù)的評估、同化、融合與應用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鄒曉蕾 |
X140 |
2010CB951700 |
青藏高原氣候系統(tǒng)變化及其對東亞區(qū)域的影響與機制研究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馬耀明 |
X141 |
2010CB951800 |
生態(tài)和環(huán)境過程模式的研制與改進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張明華 |
X142 |
2010CB951900 |
高分辨率氣候系統(tǒng)模式的研制與評估 |
國家氣候中心 |
宇如聰 |
二、中期財務檢查組織方式
1.中期財務檢查工作與項目中期評估工作結合進行。
2.中期財務檢查工作由科學技術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組織,具體工作委托科學技術部科技評估中心負責實施。
3.中期財務檢查工作包括項目組織自查、自查結果報告、會議答辯或現(xiàn)場檢查等內容。
三、中期財務檢查實施程序
1.接到中期檢查通知后,首席科學家應盡快會同項目承擔單位開展項目財務自查,督促課題負責人會同課題承擔單位財務部門抓緊清理賬目,核實實際到款數(shù)與實際支出數(shù),正確計算課題實際成本,完成課題中期財務自查報告并報送項目承擔單位匯總。
2.項目承擔單位匯總完成項目中期財務自查報告,并按要求報送科學技術部科技評估中心。
3.根據(jù)項目中期財務自查情況,以及當年973計劃經費管理工作安排,科技部組成中期財務檢查專家組對部分項目進行會議答辯或現(xiàn)場檢查。專家組在審閱項目中期財務自查報告、聽取項目首席科學家匯報(或現(xiàn)場資料查證)的基礎上,對項目經費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評議,并形成專家組意見,報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
4.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根據(jù)項目中期財務檢查結果提出審核意見,報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審定后,反饋項目依托單位和首席科學家。
四、中期財務檢查材料填報要求
1.課題承擔單位應認真填報課題中期財務自查報告,并及時報送項目承擔單位。
2.項目承擔單位在匯總各課題中期財務自查報告的基礎上,完成項目中期財務自查報告,按要求報送科學技術部。
3.項目承擔單位報送的書面材料統(tǒng)一使用A4紙打印,按項目中期財務自查報告、課題中期財務自查報告的順序裝訂一式五份(原件一份,其他可以是復印件);其他相關材料復印件加蓋單位財務專用章,單獨裝訂一份,包括:課題總賬情況表、課題外撥經費銀行匯款單、課題自籌經費銀行進賬單復印件、課題設備明細賬(單價5萬元以上)、單位內部經費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
五、其他事項
1.中期財務自查報告表樣及相關說明見附件。
2.項目中期財務檢查時間節(jié)點安排:
2011年8月20日前,項目承擔單位組織開展中期財務自查報告的填報、打印裝訂及簽字蓋章工作。
2011年8月22日前,項目承擔單位完成中期財務檢查書面材料的寄送工作。
3.中期檢查結果是確定項目后三年預算的重要依據(jù),本批項目后三年預算申報工作將在中期檢查結束后進行,屆時,請各單位留意網站的預算編報通知及預算申報系統(tǒng)開通時間。
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皂君廟乙7號
咨詢電話:010-88231317或010-62169390
附件:
1、中期財務檢查項目清單
2、中期財務檢查相關表及說明(樣表)
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