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東檢驗檢疫局、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農業廳聯合編制的《山東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發展規劃(2011-2015年)》正式發布實施。這是我國首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發展規劃,也標志著我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發展水平進入標準化、科學化階段。
該規劃對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進行了科學定義,是指以縣(區)行政區域為基本單位,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推行以企業為龍頭、基地為依托、標準為核心、品牌為引領、市場為導向“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農業化投入品控制體系、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監控評估預警體系、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多元化國際市場體系等六大體系,具備“源頭無隱患、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示范效果的農產品出口地區。同時,全面客觀地分析了山東省示范區發展現狀,總結了有關示范區建設的經驗做法,明確了按照“推行國際標準,統籌兩個市場,打造商品品牌,促進富民強省”的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到2015年,60%以上縣(市、區)建成示范區,全省一半以上市建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在全省連鎖超市推廣設立示范區產品專區500處以上;制定、推廣100項出口農產品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打造100個特色農產品地域品牌,省、市、縣(市、區)建立完善100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平臺,扶持發展一批出口規模千萬美元的龍頭企業;區域性、系統性和行業性重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穩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形成示范區產品在國外、國內市場互補發展格局,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居民菜籃子水平進一步提高”五項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