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表業中,瑞士可稱為元老,瑞士鐘表有300年歷史但是在上世紀70年代,瑞士的輝煌被以卡西歐(Casio)、精工(Seiko)、西鐵城(Citizen)為代表的日本制表業打破了,后者針對中低收入的消費者,采用數字技術,并且注重于低成本制造、普及性銷售、大面積市場推廣,使得手表銷量激增,直接導致瑞士農業損失慘重。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瑞士制表業工人的數量從90萬下降到30萬。
面對困境,著名營銷大師哈耶克(Hayek)挺身而出,要重振瑞士制農業的輝煌。1985年,哈耶克和投資者收購了擁有歐米茄(Omega)品牌的SSAH公司和擁有雷達(Rado)、浪琴(Longines)的ASUAG公司全部資產的51%,取得控制權后,哈耶克開始締造品牌神話。他首先在低檔市場上尋求產品的差異性,跨過"經濟型手表”的門檻,進入"風格時尚型”,對低檔市場進行細分,研究了年齡為18-35歲的消費者。他認為,年輕人沒有很多錢購買高檔哀,但需要一種時尚未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所以設計了各種新奇、時尚、多彩的手表,以滿足年輕人這一需要。
其次,哈耶克改變了消費者對手表的使用習慣。在1983年哈耶克推出新表以前,多數人一輩子用同一塊表,手表永遠只實現可靠的計時功能。哈耶克說服他們在不同場合,為不同目的而戴不同式樣的手表。
再次,哈耶克細分并鎖定目標客戶群,即18~35歲的消費群,甚至擴展到崇尚年輕心態的中年人。哈耶克對斯沃琪手表加注了情感,它不僅是高質量的產品,史是一種有滋味的招人喜愛的裝飾品,就像耳環或領帶一樣,體現了消費者與眾不同的個性張揚,并能與其他的服飾搭配使用。同時哈耶克又采取了如下舉措:限量生產,也就是對年輕人不喜歡雷同的心理。
在哈耶克的營銷舉措下,1983年到1922年期間,斯沃琪手表售量突破2億塊。對任何一種新產品來講,這都是了不起的壯舉。哈耶克及其合伙人當初收購所花的1.5億瑞士法郎,現在已增位到50億瑞士法郎。更重要的是,斯沃琪手表成為世界級的品牌。
哈耶克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針對年輕人性格中活潑型的性格特征,滿足了這一人群的特殊需求:求新、求異、求怪。同時把握住了年輕人沒錢但喜歡追求時尚的真實情況,最終贏得了市場。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性格的洞察對營銷工作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