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0年11月,全球最大醫藥公司之一瑞士羅氏(Roche )宣布退出RNA干涉(RNAi)研究領域、裁減6%的員工后,今年2月,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宣布,到2012年,公司將削減15億~20億美元的研究和開發經費。輝瑞是世界巨型制藥企業之一,公司2010年研發經費高達93億美元,2011年的研發經費降到85億美元,2012年的預算則在65億~70億美元之間。
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工業界觀察家認為,這種經費的大幅削減反映出當今許多大型制藥公司面臨的不確定性:公司在藥物基礎研究領域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或者希望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是:在需要時,它們會到外面去購買這種科研結果。
除了預算的方向性轉移,2月1日,輝瑞還宣布計劃關閉位于英國三文治城的一家工廠,這家擁有2400名員工的工廠曾經研制出著名藥物萬艾可(Viagra),其中的幾百名員工將轉移到其他地方,而另外一些則會被介紹給外部合作者。此外,輝瑞還將削減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格羅頓辦公室的1100個職位,將它的450個職位轉移到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辦公室。
這一撤離計劃震驚了英國政府。英國議會宣布將對這一決定進行調查。
輝瑞公司創建于1849年,2009年的銷售額位居世界第一,公司擁有業界最大的制藥研發組織。輝瑞全球研究開發公司研究總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格羅頓市。從2007年開始,輝瑞開始逐漸關閉部分研究實驗室,比如,2007年,公司宣布在2008年前關閉或出售位于愛爾蘭的Loughbeg API工廠的計劃;完全關閉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日本名古屋和法國安博瓦茲的研究實驗室,削減2160個職位。
杰弗里·埃爾頓是瑞士諾華公司前執行官,現任美國一家個性醫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輝瑞的新計劃讓他感到吃驚:“與美國政府一樣,英國政府也大力投資于基礎研究,但英國的私人生物技術企業卻比美國同行要小。”他認為輝瑞不僅重視神經科學等領域,而且不再強調內科醫學中的大分類法,他將這種削減研究行為的哲學稱為“更少科學,更多商業”。他說:“現在,大疾病分類法已經很難在法規機構獲得通過。”
《科學》的文章認為,也許,希望與外界特別是學術界科學家合作,可以解釋為什么輝瑞會關閉在英國的工廠。與在英國的計劃相反,輝瑞將增加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研究職位,劍橋市是小生物技術公司的密集區,又與人才薈萃的大學毗鄰而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幾乎所有的重要制藥公司都在劍橋市或其周圍開設辦公室。輝瑞曾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和紐約的幾所醫學院談過伙伴合作事宜。
《科學》的文章指出,商業成為輝瑞公司的當務之急有幾個原因。在美國,它治療膽固醇的巨型炸彈藥物立普妥(Lipitor)的專利保護期將于今年底結束,公司的股票已從十年前每股50美元降至去年的15美元。事實上,因為過去幾年中只生產了少數幾種新藥,整個制藥業都面臨財政壓力,這種形勢甚至讓有高度希望值的研究也受到影響:去年11月,在過去3年中為RNA干涉研究投資4億美元后,羅氏公司退出了這一研究領域。
這是一個總體趨勢,輝瑞和它的同行都已經開始將研究和開發工作外包出去。塔夫茨大學藥物開發研究中心主任肯尼思·凱提認為,制藥公司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基礎研究昂貴又存在失敗的風險,在許多情況下,經濟因素迫使大制藥公司放手,讓剛啟動的新公司或其他小公司去勘測生物學領域的地貌,尋找有研究前景的線索。比如,2008年,總部位于紐約的禮來制藥公司將動物毒性研究外包出去;從2003年開始,惠氏(2009年被輝瑞收購)開始將其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外包;2007年,阿斯利康制藥公司甚至決定將許多活性制藥成分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活性制藥成分的生產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活動。
會有這樣一天嗎:制藥公司只是純粹的管理者而不做研究,只是在需要的時間去購買其所需要的候選藥物?凱提說,當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時……公司很可能會開始外包,卸下更多的功能,這會沖擊很多人的自我意識,他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這樣認為,“我們會從實驗臺上拿出一種成分放到藥店的貨架上”。但當財政壓力上升時,許多從傳統的“從分子搖籃到分子墳墓”的公司將越來越少地認為有必要控制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