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檢 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
“建成國家一流的檢測實驗室!”這是1999年吉林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剛成立時該局黨組對技術中心的殷切期望。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技術中心,在短短幾年內真的走在全國質檢系統的前列。
近年來,吉林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完成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及省部級科研課題59項;研制起草國家標準33項;研制國家實物標準樣品9項;研制起草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90項;研制起草吉林省地方標準35項;發表論文41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7項……
沒有人知道這些輝煌成績的背后那些一線科技工作者的辛勞。據統計,2010年,該局技術中心累計加班1300多小時,相當于162個工作日。
今年,當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質檢系統開展檢測工作整頓時,吉林檢驗檢疫局用自主創新的理念統領核查與整改活動,技術中心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制定和完成了八項“自選動作”,以此提升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在隨后的全國“大比武”中贏得佳績。
攻堅克難 助推“長吉圖”遠航
2010年是國家“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實施的第一年,從“農業大省”向“出口大省”轉變,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這些宏偉藍圖的實現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而一年多以來,吉林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也通過不斷拼搏、不斷創新、不斷跨越,一次次“沖關”成功。
———在國內率先開展進境水禽中鴨病毒性腸炎、鴨病毒性肝炎(Ⅰ型)的檢測;進境蜜蜂、赤鹿、長頸鹿中多種疾病的檢測。
———針對“RoHS指令”,率先開展了“電子電器產品中六種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研究成果轉化為檢驗檢疫行業系列標準,并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
———建立“水果蔬菜中211種農藥殘留量檢測技術”,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二等獎。
———申報《新城疫病毒受體結合域RNA適配體的篩選及活性研究》,獲得了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申報的2010年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液相芯片快速檢測豬藍耳病等三種疾病研究》,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立項。
———申報《鹿結核分支桿菌多表位抗原的ELISA檢測技術及應用》,獲得了吉林省2010年重點項目資助,為吉林省鹿結核病的篩查、防治以及鹿及相關制品的檢疫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
在國家“長吉圖”這艘航母起航的艱難階段,吉林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正憑著一股永不服輸的干勁,為吉林各類特色產品出口“闖”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