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建立由眼科臨床科研人員為主體牽頭,交叉科學充分參與的臨床應用基礎型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快速提升和解決高端先進的臨床檢查設備、手術和醫療器械及眼用藥物高產核心技術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
史偉云是我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由他牽頭的課題組,主要是研制、生產、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統一了我國人工角膜植入術的術前檢查和篩選標準、手術操作及術后用藥、術后并發癥的診治標準。2019年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史偉云表示,從功能定位看,我國在眼科領域至今缺少臨床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國眼科臨床診療領域90%的高端臨床檢查設備、手術和醫療器械及眼用藥物都是歐美國家的產品。
眼健康作為全面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提到了國家戰略。為了我國眼科應用基礎的發展,為臨床能及時提供高水平和高質量的產品,史偉云建議布局以下方向的眼科學重點實驗室:
一、建立以眼科臨床卡脖子難題和臨床關鍵技術和設備需求為導向,由眼科臨床科研人員為主體牽頭,交叉科學充分參與的臨床應用基礎型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快速提升和解決高端先進的臨床檢查設備、手術和醫療器械及眼用藥物高產核心技術問題。
二、建立眼科重大致盲性眼病的亞專業臨床應用基礎型眼科學重點國家實驗室或區域實驗室,實驗室將以眼科學為主,綜合相關交叉學科,建設多學科聯合攻關、跨學科融合的創新型的眼科學重點實驗室,實現眼科疾病診療應用基礎研究、診療技術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的突破,填補國內空白。
史偉云表示,通過設立亞專業臨床應用基礎型眼科學重點國家實驗室或區域實驗室(如角膜和眼表疾病),可進一步拓展角膜病基礎研究、藥物研發、器械研發、手術技術創新;能夠加快角膜病診療人才的培養,從而實現新技術的傳播;實現角膜和眼表疾病診療應用技術的廣泛創新,在眼科診療藥物、器械方面,到達有效提高我國角膜盲的復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