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0天就滿40歲的劉永紅老家在湖南益陽。2002年8月,22歲的他放棄了在老家做鄉村醫生的職業來到東莞,從醫藥器械公司的業務員做起,2014年起自己創業,2017年成立東莞蘭衛,建成東莞首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為東莞3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檢驗及病理診斷服務。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大考中,劉永紅帶領團隊“入列”,以“東莞最硬核實驗室”的姿態,奮不顧身,日夜不息,書寫了忠誠和擔當,也收獲了諸多榮譽。今年5月,他的三口之家獲“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稱號;今年7月,獲東莞松山湖2020年“最美松湖人•戰疫先鋒”評選提名獎。
回顧抗疫歷程,劉永紅說,2月4日中央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由此成為疫情防控戰中不可或缺的力量。2月6日廣東省衛健委發文,指定東莞蘭衛為全省6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定點單位之一,東莞僅此一家。
他至今還記得,接到任務當晚,他們就火速行動,派出專車從湖南運回了一批檢驗試劑。當時,哪里物資都緊張,到處買不到,只能求爺爺告奶奶到處想辦法。他們還投入巨資購買設備,想盡一切辦法調配人員。
檢測工作迅速展開,32位技術人員分為2組4班,日夜不停,24小時運轉,人能換崗,機器不能停,以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出具檢測結果。核酸提取區內技術人員要穿上嚴密的防護服,就跟在隔離病房內的醫護人員一樣,幾個小時下來人就受不了。
劉永紅和技術人員一樣,在實驗室每天堅守15個小時以上,餓了就泡個面,困了就在桌上打個盹,他還穿著三級防護到實驗室鼓舞士氣、探討流程的改善。連續數月,他和檢測人員在實驗室內同吃、同住、同奮斗,戰斗在一線。
時間緊、任務重,用這6個字來形容東莞蘭衛當時面對的狀況恰如其分。所有人都在與時間賽跑,最高峰的那天他們做了9000份核酸檢測,是名副其實的“東莞最硬核實驗室”。而現如今,他們的檢驗能級已提升到日均50000人份。
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蘭衛完成了所有湖北來莞隔離人群、住院患者篩查、企業復工復產、教職工復學、農貿市場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任務接近60萬人份。東莞蘭衛還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抽派精英技術人員馳援湖北、北京、新疆、香港等地,盡心盡力為全國抗疫貢獻力量。
工作之余,劉永紅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多次在湖南、廣東、江西和東莞等地參與扶貧、助學、敬老、助殘活動。疫情防控期間,他向東莞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捐贈醫療物資價值100萬元;向東莞市殘疾人聯合會捐贈100人份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
東莞松山湖阿里山路19號,一棟大樓的最不顯眼處,“東莞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小招牌就掛在那。即便在同一棟樓,也少有人知它到底在做什么。而劉永紅從不在乎公司是否顯眼,他用對祖國最忠誠的愛,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完美詮釋了一個企業家的大愛精神,為東莞疫情精準防控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