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之后,百度研究院設有認知計算實驗室、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商業智能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和安全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共計九大實驗研究室,匯聚了數十位 AI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共同推動百度研究院的AI基礎性研究和前瞻性洞察,助力AI技術加速落地。
宣布新架構升級的同時,百度CTO、百度研究院院長王海峰也重申百度研究院的使命和愿景。他表示,百度研究院以引領科技發展,打造突破性AI技術為使命,持續致力于AI技術創新,產出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并與產業應用相結合,為產業智能化升級做貢獻。
成立生物計算實驗室,加快AI賦能醫藥研究
今年1月,百度研究院推出線性時間算法LinearFold,RNA二級結構的預測速度全球最快,分析時間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僅3個月內,百度研究院又推出全球首個專門優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基因序列的高效算法LinearDesign,可在11分鐘內完成序列設計,大大提升疫苗設計的穩定性和蛋白質表達水平,讓病毒研究因AI而更有效。4月,百度牽頭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成立"中國CDC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展開長期戰略性抗疫支持工作。6月,北京新發地突發新冠疫情,CDC工作站在接收樣本后,僅用10小時完成北京四個樣本的全基因組測序,為防控疫情做出重大貢獻。

為繼續打好AI抗疫攻堅戰,基于自身技術優勢推進生物醫療科研新進展,百度研究院宣布成立生物計算實驗室,期望通過強大的人工智能和計算技術,深化學術界和生物制藥企業的合作,共同探索基因、DNA、RNA、蛋白質分子結構等人類生命密碼,縮短新藥研發周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升藥物和疾病匹配的精準度,發現基因和疾病的關聯關系,從而實現精準醫療,讓人類在健康問題面前更主動。
安全實驗室為AI產業應用保駕護航
隨著AI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不斷深入,AI安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此前,百度大腦已經打造了完整的AI安全體系,從基礎的開源技術矩陣、開放行業解決方案的平臺,到與學術界、企業、政府、機構等多層面的開放協作,為AI技術的產業應用保駕護航。
百度研究院安全實驗室聚焦國際一流的AI安全解決方案,確保AI系統在多種場景下(包括惡意對抗)持續正常地工作服務,讓用戶數據隱私有保障,讓智能系統更安全。安全實驗室的研究內容包括如何保護AI系統自身核心資源,防止攻擊者竊取AI模型和參數和用戶數據,保護用戶隱私。安全實驗室目前已開展自動駕駛安全、AI模型魯棒性評測、AI對抗攻擊檢測與防御、隱私保護的安全計算等多個項目。
百度AI再突破,多項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升級新架構的同時,百度研究院也發布了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量子計算、深度學習等多領域取的喜人成果,引起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論文方面,2019年百度共計發布論文188篇;2020上半年,百度發表論文數量更是突破190篇。專利方面,百度全球AI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其中中國專利7000多件,并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自動駕駛4個細分領域排名第一,展現出深厚的技術底蘊以及持續的創新能力。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已完成3次迭代的百度文心(ERNIE)在多個公開權威語義評測中獲得近十項世界冠軍。此外,文心(ERNIE)相關成果也被AI頂會AAAI2020和IJCAI2020收錄,并被全球頂級科技商業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德國光譜雜志,以及韓國AITimes、日本AI-SCHOLAR等多國權威科技媒體報道,還在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贏得人工智能領域的最高榮譽——SAIL大獎。
量子計算領域,百度研究院預發布量子計算平臺“量易伏”,可用于編程、模擬和運行量子計算機,為量子基礎設施服務提供量子計算環境。今年5月,百度飛槳發布量子機器學習開發工具“量槳”,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云上量子脈沖系統“量脈”,可將量子計算軟件指令轉換成控制量子硬件的脈沖序列,算法性能較同類工具實現成倍級的提升,是實現量子軟硬件連接的關鍵橋梁。
深度學習領域,百度深度學習 平臺飛槳已經凝聚超過210萬開發者,已有9萬家企業通過飛槳創建了超過29.5萬個模型。飛槳還憑借量槳的發布,成為國內首個支持量子機器學習的深度學習 平臺。
百度研究院通過結合自身AI優勢,升級新架構,取得的基礎性研究創新有目共睹,不斷推動中國AI技術向前發展。當下,全球智能革命和中國新基建浪潮席卷而來,百度研究院必將繼續再接再厲,推動AI技術持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