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依然嚴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特區政府已宣布將盡快推行全民免費自愿檢測,華大基因等三間內地在港設立的實驗室也參與檢測工作。
坐落于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由華大基因建成,從物資在深圳裝車發送,到16個氣膜實驗室建成,用時不足12個小時。
華大基因香港“火眼實驗室”前線總指揮曹蘇杰表示,華大在之前協助特區政府進行高風險人群核酸檢測時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而氣膜實驗室具有部署快、運送方便、環保節能等特點,利于快速開展大規模檢測工作。
據悉,5日22時,香港“火眼實驗室”指揮部向華大基因深圳總部發出物資準備的啟動申請,立即獲得批準。6日16時,首車物資從深圳發往香港,并于21時抵達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7日凌晨3時30分,16個氣膜“火眼實驗室”搭建完成。
曹蘇杰介紹,前5個氣膜實驗室已于11日完成設備的鋪設和調試,全部檢測儀器于本周內均可入場。
7月以來,香港暴發以本地病例為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000例。盡快進行全民檢測,追蹤病毒源頭與軌跡,隔離輕癥狀、無癥狀等患者,成為香港防疫抗疫的當務之急。
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源頭不明的個案仍然較多,意味著社區傳播風險較高。病毒檢測是十分重要的抗疫手段,可以實現“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
回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組建了“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助港抗疫,其中7名“先遣隊”隊員已于8月2日抵港協助開展實驗室工作。
曹蘇杰表示,位于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若采用“三混一”或“五混一”的混檢方式,檢測能力可提升至每天30萬至5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600名檢測人員每天三班輪流工作。”
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表示,預計香港將有500萬人參與檢測。
目前,香港核酸檢測實行自愿原則。7月以來至8月4日,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和特區醫院管理局共進行和處理了近35萬例檢測。